人口調查統計:
中國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先天性聾兒 中國有2780萬聽力殘疾(包括多重殘疾),聽力殘疾率為2.11%,中國有80多萬聽力障礙兒童,新生兒聾兒數量以每年3萬的速度增加。聽力障礙嚴重影響了這一群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那麼甚麼是聾啞人?鄧小平說:"聾啞人是一種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會受到影響。"鄧小平說:"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會受到影響。
耳聾的定義
一般認為,語言頻率(0.5-1.2Hz)的平均聽閾在26dB以上,即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在70dB以內者稱聽力,70dB以上者稱聾,臨床上統稱為耳聾。
耳聾的原因
引起耳聾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疾病(腮腺炎、流感、猩紅熱、白喉、傷寒、梅毒、腦膜炎、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外傷等等。此外,煤氣、中毒、噪音、出生時缺氧等因素也會引起耳聾。目前已發現有一百多種藥物對耳朵有毒性。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是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傑斯敏、米諾黴素、紅黴素和許多其他抗生素。還有水楊酸製劑、強效利尿劑,如速尿,以及抗瘧疾藥物,如奎寧和氯奎寧。
耳聾的分類
可按程度分類:
(1)輕度聽力障礙,無交流障礙,但經聽力儀器測量,聽力比正常人差。
(2) 輕度聽力損失,在正常距離下聽不到低聲說話。
(3) 中度聽力損失,聽到普通話已經很困難。
(4) 中度至重度聽力損失,即使是大聲說話也很難聽到。
(5)嚴重聽力損失,只能聽到耳朵裡的大聲喊叫。
(6)非常嚴重的聽力損失,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甚至耳朵裡的大聲喊叫也聽不到。
根據耳聾發生的時間可分為先天性耳聾、後天性耳聾。
按病變部位可大致分為傳導性耳聾、神經性耳聾、混合性耳聾。
耳聾的檢查
(1)常規體檢,看外耳道和鼓膜是否有異常。
(2) 聽力檢查,如純音測聽、聲導率、耳聲發射、耳蝸電圖、聽覺腦幹誘發電位等,瞭解聽力損失的程度、性質和部位。
(3) 酌情進行CT和MRI掃描。
(4) 基因診斷,為臨床諮詢和產前診斷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以防止聾兒的再出生。
耳聾的治療
(1)傳導性耳聾:可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聾用抗炎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聾用手術治療,可重建聽力,雖不能恢復正常聽力,但仍有改善。不能做手術或手術效果不好的,可以配戴助聽器。
(2)感音神經性耳聾:在急性病例中,強調早期及時治療,如激素、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的藥物。對於慢性病例,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助聽器、振動聲橋、人工耳蝸等。
預防耳聾
(1)杜絕近親結婚,開展耳聾婚前諮詢,積極預防和治療孕期疾病,加強圍產期管理,減少產傷。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實現嬰幼兒耳聾的早發現、早治療或早聽覺語言訓練。
(2)對疑似遺傳因素致聾者及其家庭成員進行耳聾基因篩查,指導婚育工作,避免聾兒出生。
(3)提高生活水平,預防和控制傳染病,鍛鍊身體,保證身心健康,延緩衰老。
(4)嚴格掌握耳毒性藥物的應用指徵。
(5)避免顱腦損傷,儘量減少與強噪聲、化學物質等有害物理因素的接觸,加強個體防護。戒除吸菸、飲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