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細胞計數 白細胞在發病1周內可增加到10,000-20,000/mm3,中性粒細胞多在75%-90%,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
(二)紅細胞沉降率 紅細胞沉降率迅速增加,可維持1~3周。
(三)血清酶測定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在發病後6小時內出現,24小時達到高峰,48~72小時後消失,陽性率為92.7%。谷胱甘肽轉氨酶(AST或GOT)在發病後6至12小時升高,在24至48小時達到高峰,3至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脫氫酶(LDH)在發病後8至12小時上升,2至3天達到高峰,1至2周後才恢復正常。近年來,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γ-谷氨酰磷酸轉移酶(γ-GTP)和丙酮酸激酶(PK)也被使用。肌酸磷酸激酶有3種同工酶,包括來自心肌的CK-MB,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極高,分別為100%和99%,其升高的幅度和持續時間通常用於判斷梗死的範圍和嚴重程度。乳酸脫氫酶有5種同工酶,其中LDH1來源於心肌,在急性心肌梗死後數小時才出現乳酸脫氫酶總量,可持續10天,陽性率超過95%。
(四)肌紅蛋白測定 尿液肌紅蛋白排洩量和血清肌紅蛋白水平也有助於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尿液中的肌紅蛋白在梗死後5至40小時開始排洩,平均持續時間長達83小時。血清肌紅蛋白的上升比CK的出現稍早,約為4小時,而且峰值的消失比CK更快,大部分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五)其他 急性心肌梗死後,血清肌紅蛋白輕鏈或重鏈以及血清遊離脂肪酸都會升高。血清遊離脂肪酸明顯升高者,容易出現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此外,急性心肌梗塞時,由於應激反應,血糖可能會升高,葡萄糖耐量可能會暫時降低,大約2至3周後恢復正常。
[心電圖和心臟矢量圖]
心電圖具有漸進性和特徵性變化,有助於診斷和估計病變的部位、範圍和演變。心電圖波形變化包括三種類型:
1.壞死區的波形 朝向壞死心肌導聯的深而寬的Q波。
2.損傷區的波形 朝向壞死區周圍的導聯顯示ST段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