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症發生在各年齡階段.但是在成人中的遺尿症一般都來自器質性因素,如疾病,傷殘,藥物副作用,衰老等.絕大多數不屬於心理疾病,治療手段也根據病況具體分析處理,有些可能終身不愈.
作為心理疾病的遺尿症一般是指兒童遺尿症,即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間常尿溼自己的床鋪白天有時也有尿顯褲子的現象.遺尿症在兒童期較常見,據統計,4歲半時有尿床現象者佔兒童的10-20%,9歲時約佔5%,而15歲仍尿床者只佔2%.本病多見於男孩,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約為 2:1.6-7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根據某些資料,也有大約10%的5歲女孩,15%的5歲男孩遺尿的統計.大約2/3的遺尿是在夜間最初1/3時間內發生.因遺尿症發現較早,不難治療.遺尿症的患兒,多數能在發病數年後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部分患兒,如未經治療,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以後.
指導意見:
(1) 遺傳因素:可能為本病發病因素之一,本病的家族發病率甚高.約為70%的患兒一級親屬有遺尿史,可能與有遺傳因素的患兒控制遺尿的神經機制成熟延遲有關. 國外報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遺尿症的歷史.單卵雙胎同時發生遺尿者較雙卵雙胎者為多.提示遺傳與本病有一定關係.
(2)精神因素:本病兒童精神疾病患病率高於正常兒童,且遺尿常在精神刺激後開始或惡化,說明心理因素在部分患兒中起一定作用.親人的突然死傷,父母吵鬧離異,母子長期隔離,黑夜恐懼受驚,均可導致孩子遺尿.有些孩子自幼沒有養成控制小便的習慣和能力,一出現尿床,便受到家長的責備打罵,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中,每天晚上睡前總要提心吊膽,生怕再次尿床,繼而產生自卑心理,使遺尿經久不愈.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兒童重新發生遺尿,而且還可使少數患兒在發生遺尿後,逐漸形成習慣,有些甚至至成人仍無法改變.
(3)睡眠過深:根據不少家長反應,這類患兒夜間睡眠很深,不易喚醒,喚醒之後,往往還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間喚醒排尿,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相對比較困難.其原因在於睡眠過深,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而覺醒發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遺尿.
(4)教育訓練因素:因父母排尿習慣訓練不良,教育不當,未能養成正常排尿習慣,或兒童生活不規律,白天體能活動過度或功課負擔過重,均可造成夜間不能適時排尿而出現遺尿.例如,有些患兒使用尿布時間過長,以致自幼就沒有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母親訓練幼兒的方法不對,夜間把幼兒喚醒後,讓他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拉尿,最後也沒有看看是否已經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這樣幼兒不可能把排尿與坐便盆聯繫在一起,構成條件反射.因為孩子有時排了尿,有時是坐在便盆上玩,並未排尿,這樣反會造成孩子排尿紊亂,不可能形成規律.還有的母親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強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掙扎,哭鬧,反正不排尿就不讓孩子離開便盆,這樣會使幼兒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同樣不利於培養有規律的排尿習慣.
(5)器質性因素:如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癲癇發作,智力發育障礙,神經系統病變等.引起遺尿的原因,有些是由於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莖,包皮過長,外陰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與脊柱裂,癲癇,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有關.但是絕大多數兒童遺尿的出現與疾病無關,是出於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種因素造成的.
(6)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1970年有人曾經用膀胱內壓測量方法研究63名遺尿兒童,發現膀胱容量比預計少30%.1992年我院對44例遺尿兒童作膀胱B型超聲檢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於正常,平均小於正常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