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6 03:03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洩瀉、痰多、眩暈、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1.用於脾胃虛弱,腹脹,疲乏,腹瀉。可與人參、甘草等同用;可與枳殼同用;可與陳皮、茯苓同用。

2.用於水溼瀦留、痰多、水腫。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使用。常與茯苓、大腹皮合用,治療水腫。

3.用於淺表性虛的自汗。本品與黃芪、小麥同用,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表虛自汗。

此外,本品還可用於安胎,治療妊娠期腳腫和胎動不安,對於內熱,可與黃芩合用。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相關文章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調整胃腸運動功能白朮水煎液對家兔離體腸管活動的影響與腸管所處機能狀態有關。在正常情況下有興奮作用,當腸管受乙酰膽鹼作用而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呈抑制作用;當腸管受腎上腺素作用而處於抑制狀態時,白朮又呈興奮作用,皆能使腸管活動恢復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藍2000為胃腸內標記物,證實白朮水煎液有明顯促進小鼠胃排空及小腸推進功能的作用。白朮水煎液灌胃給藥對小鼠小腸推進炭末膠液運
發布於 2024-02-10 00:48
0評論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溼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溼,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調整胃腸運動功能白朮水煎液對家兔離體腸管活動的影響與腸管所處機能狀態有關。在正常情況下有興奮作用,當腸管受乙酰膽鹼作用而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呈抑制作用
發布於 2024-02-15 01:45
0評論
很多人都知道炒白朮是好的,但是並不知道它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其實,炒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也可以通過一些實驗證實炒白朮的功效哦,一起看下來吧! 1、抗潰瘍 白朮的丙酮提取物灌胃給藥,對鹽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損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經十二指腸給藥對幽門結紮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降低胃液酸度,減少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排出量。 2、保肝 小鼠灌胃白朮水煎液可防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
發布於 2023-07-28 14:29
0評論
炒白朮的功效與作用 能緩和燥性,借麩入中,增強健脾、消腫作用。 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調整胃腸運動功能 白朮水煎液在正常情況下有興奮作用,當腸管受乙酰膽鹼作用而處於興奮狀態時,白朮呈抑制作用;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白朮能顯著增強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抗應激 白朮具有抗疲勞和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 增強造血功能 白朮
發布於 2024-02-18 07:10
0評論
健脾益氣 參苓白朮丸組方中人參、白朮、扁豆等可健脾益氣,恢復脾胃功能等,參苓白朮丸的其他成分例如山藥、砂仁均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 利溼止瀉 白朮、茯苓等能健脾化溼,減少腹瀉次數。薏苡仁還具有利溼的作用,對人參、白朮、茯苓起到輔助的作用,療效更佳。 治療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身體消瘦,脘腹脹滿,精神疲倦,四肢無力 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因此脾虛則易生痰溼,溼重則洩瀉,因此健脾益氣化溼就是本方治療的精
發布於 2024-07-20 00:09
0評論
功效與作用:從狹義而言,只包括大白菜和小白菜兩種蔬菜,從廣義而言則包括大白菜,小白菜、烏塌菜和菜薹等四種蔬菜。這四種蔬菜經過我國農民的多年選擇和培育,產生了極為豐富的類型和品種。 一、大白菜養胃卻偏涼與肉搭配可中和 白菜,有一個別名:菘。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寫道:“菘(古稱)性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中醫認為白菜微寒味甘,入胃、腸、肝、腎、膀胱經,具有養胃生津、除煩解渴、
發布於 2023-11-29 08:16
0評論
1.促進血糖平衡 保健茶市場調研顯示,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葉固有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國內外醫學研究證明長期飲用白茶可以顯著提高體內脂酶(lipoproteinlipase)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延緩葡萄粉的腸吸收,分解體內血液多餘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白茶含豐富多種氨基酸,其性寒涼,具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產區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人會中暑。因此白牡
發布於 2023-11-27 00:28
0評論
功效 白參分生曬參、白糖參、白乾參等,一般統稱為白參,白參性味甘平,微苦稍寒,白參具有補氣生津、寧神益智的功效,紅參和白參均適用於氣虛的疾病,氣虛兼有熱象的病證,則必須選用白參,白參忌鐵器,白參忌食蘿蔔和茶。 白參(人參)通常指生曬白參。為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人參的根。白參的功用,主要是能生津、養陰而清虛熱。在臨床上,凡是溫熱病後、津枯液少或肺燥乾咳少痰、胃枯內燥口渴、高年腸燥便秘,以及經常遺精、
發布於 2024-02-07 02:25
0評論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溼,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咳逆,嘔逆,惡阻,洩瀉,遺精,淋濁,健忘等症。 《藥徵》:"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別錄》:"止消渴,好睡,
發布於 2024-02-06 11:51
0評論
白菊花茶的功效 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目赤昏花,肝腎不足,目暗昏花,眩暈驚風,治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善疏風清熱,清肝瀉火,兼能益陰明目,故可用治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共奏疏風清肝明目之效;清熱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瘡腫毒。 白菊花茶的飲用 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衝入沸水覆蓋浸泡片刻,即可飲
發布於 2024-02-08 19: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