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5歲。2個月前,患者雙眼無明顯不適原因,見陽光或被風吹動時雙眼不能睜開,流淚,逐漸出現頻繁眨眼。滴眼液無效後,眨眼次數增多,見人時明顯,獨處時減少。走路時有時要用手扶著眼皮,不能騎自行車,於是他辭去了工作。一年前,他在當地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和神經科接受治療,被診斷為 "眼瞼痙攣",用卡馬西平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來我院門診後住院治療,經過兩個月的藥物治療,並輔以心理治療和生物反饋,改善了他的精神狀態後出院。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每分鐘眨眼15次。這算得上是一個人每天眨眼超過10000次。有些人經歷了持續和頻繁的快速閉眼,影響了工作、旅行和日常生活,該如何看待這一事實?
有些人認為眼皮跳不跳並不重要,正如民間所說的 "左眼跳錢,右眼跳災"。
在治療方面,有些人也有誤解,混淆了疾病。患者通常到眼科和神經科進行治療。最常見的是兩種不恰當的治療:一是眼科經常誤把所有眼瞼跳動當作痙攣,甚至在眼瞼跳動作為面癱的後遺症發生時,把它當作痙攣。其次,神經內科經常將眼瞼跳動作為肌肉無力來治療,使用肉毒桿菌素和針灸。這些治療方法中的第一種在開始時通常是有效的,但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變得無效,甚至更糟。
這種情況在國外也早已被發現,有一種描述叫 "梅傑綜合症"。
近年來,我們的治療小組在劉教授的帶領下,治療了大量這類病人,通常經過幾個月的門診或住院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絕大部分病人都得到了治癒或緩解。基於此,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與精神因素有關的軀體形式障礙。通過正規的心身治療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事實上,眼瞼跳動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經歷的事情,大多數人可以在短期內自行消失。因此,當眼皮剛剛跳動時,不要馬上去治療,而要多注意休息,放鬆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注意觀察眼皮跳動是否逐漸減輕或加重,是否有向下擴展的趨勢,是否有從眼周到嘴角的線性牽拉感。如果一週後眼皮仍然跳動,應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諮詢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