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瘢痕疙瘩的手術治療方法比較多,比較小的病變可以通過切除後直接縫合封閉創面。但臨床上許多瘢痕疙瘩是體積較大的病變,如果切除後直接縫合將導致創面張力過大或耳部形狀出現改變。面臨這種棘手的問題,有些學者提出皮片移植治療,包括切除的瘢痕疙瘩的瘢痕皮膚回植或其他部位的採集的正常皮膚修剪成中厚皮片移植,但這種方法會造成移植的皮片和耳廓的顏色不匹配。
也有些學者提出採用局部的皮瓣進行創面覆蓋,雖然能夠較好的修復創面,但附加切口增加了瘢痕疙瘩發生的機率。我們採用的瘢痕瓣修復的原理,是將瘢痕疙瘩看做擴張的皮膚包裹硬質的瘢痕核心,因而剝離形成的瘢痕瓣的面積足夠修復創面的需要,只要按照局部皮瓣的原則修剪,保證瘢痕瓣的血供就能良好修復創面。此方法屬於瘢痕疙瘩的瘢痕內切除,即使瘢痕疙瘩發生復發也不會超過原來大小。
單純的手術切除耳部瘢痕疙瘩,無論是手術刀還是激光切割,其複發率超過45%,因而需要其他方法的有效配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激素局部注射、放射治療、硅膠膜局部使用和加壓療法。類固醇注射存在有皮膚萎縮、脫色、毛細血管擴張、壞死、潰瘍等相關不良反應;
放射治療存在放射劑量難以控制,易於誘發放射性皮炎,或者引起環境汙染的風險;硅膠膜雖然使用安全,但主要的應用難題是不美觀和不易固定。加壓療法因為簡便、安全、有效逐步成為手術治療的主要配合方法。傳統的加壓治療裝置主要是使用彈性鋼絲維持壓力或應用小夾板通過螺絲施壓,主要的不足是不易佩戴,而且美觀性較差,因而患者難以長時間檢查佩戴。
我們採用的磁鐵片耳釘,具有顯著的優點:結構簡單、佩戴方便、外形美觀、價格便宜。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佩戴時疼痛,可以通過襯覆硅膠膜後繼續完成治療。
壓力治療方法應用於病理性瘢痕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多年,臨床也取得了肯定的療效。通常認為壓力治療應該在傷口表皮化完成後儘早開始,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臨床臨床試驗,但目前的研究建議在拆線後2周開始進行耳垂的加壓治療。
壓力維持的強度非常重要,較小的壓力不能夠達到治療效果,較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局部組織的缺血性損傷。一般認為壓力應該維持在1.33~3.3kpa,這是毛細血管關閉而外周血循環又不受到影響的壓力值。壓力治療推薦每天維持8h以上,連續使用半年以上的時間。
目前關於其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認為:
1、壓力造成局部組織血流量減少,膠原酶的抑制劑α2肌球蛋白隨之減少,使膠原酶活性增強,膠原分解加快,導致螺旋狀膠原重新排列,使瘢痕軟化。
2、壓力引起血管壁損傷加重,造成組織缺血,組織二氧化碳分壓升高,氧分壓降低。缺氧狀態下細胞內氧分壓降低,線粒體的功能減退,同時發生形態學改變,導致線粒體不能在氧化磷酸化過程中釋放能量,致使成纖維細胞的增生受到抑制,最後發生變性壞死,使生成膠原纖維和基質的能力降低,從而導致瘢痕變薄,軟化。由於本研究採用的是磁鐵片,雖然磁場能夠改善瘢痕的性狀,但其確切的治療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我們根據耳部瘢痕疙瘩的特點採用瘢痕瓣手術治療方案配合磁鐵片加壓治療,不增加病人痛苦和經濟負擔,符合醫學倫理學原則,獲得滿意的耳廓外形。手術加術後壓力綜合治療方案,經隨訪可以有效預防耳部瘢痕疙瘩術後復發,治療效果滿意,併發症少,安全,方法簡便,患者易於接受,可以廣泛應用於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