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30 21:34

  膏方,特指內服的膏劑,屬於中醫裡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普遍認為冬季是服用膏滋藥的最佳時期。但是,根據膏方歷史沿革、春夏季節及疾病特點、膏方組方特點,在春夏季節應用膏方是有實際意義的。

  1、膏方歷史

       沿革膏方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和《五十二病方》裡,以敷貼外用為主。內服膏方最早見於《金匱要略》的“大烏頭煎”和“豬膏發煎”,以治療為主。補養類膏方出現於隋唐時期的《千金方》,逐漸認識到膏方的滋養優勢。江南腎命學派的理論將《黃帝內經》的“秋冬養陰”、“腎藏精”、“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等觀念融合到命門學說中[1],發揮冬令進補。醫家又將在劑型方面適宜滋養的膏狀內服劑型應用於冬令進補,膏滋方由此興起。由於冬季特點為陽氣潛藏,此時服用一些滋補腎命的藥物,將有利於腎的藏精功能,加強命門的元精儲備,提升來春天新一輪的生髮機能(水生木)。

  但是把膏方僅僅認為是秋冬進補之品有失偏頗。以著名膏方“黃連膏”為例[2],從南北朝的《劉涓子鬼遺方》的外科外用發展到金元時期的《活法機要》的口服劑型,經歷歷代醫家至現代應用,廣泛用於皮科、外科、傷科、眼科、內科,效果顯著,不侷限於四季變化。以治療為主的膏方,圍繞疾病為中心,不拘於季節。

  2、春夏季節特點

       《黃帝內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理論,是基於人體陽氣和太陽光照長短四季變化規律。

  從“秋分”的太陽光照時間開始短於黑夜,陽氣逐漸閉藏,霜降時開始寒流南下,北風多吹,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南移。雖然光照在縮短,但是陰陽的比例還是以陽為主,所以還要固護陰氣。到了“冬至”,光照時間最短,陰氣達到盛點。

  從“立春”到“春分”,陽氣初升尚未充足,陰氣仍然旺盛。表現在氣候上就是:溫度回升緩慢,春寒料峭,仍有冬季的寒氣。治療和保健上需要保護陽氣不為陰寒所傷。在“春分”這天,陰陽達到一個平衡,陽氣增長到與陰氣相當的程度,此後陰氣逐漸減弱,陽氣越加充盛。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春天的另一個季節特點顯露出來:多風。“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

  從“立夏”到“夏至”,陽氣越來越充盛,太陽光照時間延長,直至“小暑”後進入“三伏”後,一年中溫度最高溼度最大,陰氣被陽氣所迫而伏藏。到了“立秋”,溼氣漸肅,溫度漸涼。

  春天和夏天陽氣在生長,由於其陰陽消長變化對於疾病的影響,保健方面則以養陽為主。

  3、體質辨識與春夏疾病特點

       3.1基於體質分類,把國人分為平和質、特廩質、氣虛質、氣滯質、血瘀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溼質、溼熱質。其中單純虛型均適合秋冬膏方補養,但是秦伯未先生亦認為,慢性虛損性疾病長年均可適當補養。對於特廩質、血瘀質、痰溼質、溼熱質則在四季交季時加以調理比秋冬持續治療有效。對於複合型體質,尤其是虛實相合的體質,單純在秋冬季節調治的效果欠佳 ,比如陰虛陽亢、陰虛風動、陰虛痰熱、陽虛血瘀等。

  3.2 春季疾病的病因以風為主,包括內風和外風;病機以肝為中心。春季常見病為風熱感冒、痘疹、肝炎、過敏性疾病、高血壓等。夏季疾病的病因以火和溼為主,病機以心和脾為中心,常見病為暑溼感冒、熱射病、流行性乙型腦炎、腦出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失眠、癤腫等。治療方面重於疏風、清熱。

  4、膏方組方特點

       膏方不僅有滋補作用,也有治療作用,秦伯未先生[4]所謂“膏方非單純補劑,乃包含救偏卻病之義”。王省、趙楊[5]在探討膏方防治卒中時分析膏方特點是方制博大、以方劑更迭,配伍靈活、以藥對為單元;容寒溫於一爐、納五臟用藥於一體,陰陽相得、草木金石動物藥滋薈萃,處方用藥,以靜為主,動靜結合。春夏膏方的組方特點,圍繞肝、脾、心三髒為主,結合清熱與滋陰,疏風與潛陽,芳香燥溼與益氣,通補兼施,升降並調,以達到陰平陽秘、調和陰陽的目的。

  5、典型病例:體質調理與疾病治療相結合,舉其治療睡眠障礙膏方二例,以探討春夏膏方應用。

  5.1病例一:嶽××,男性,48歲,初診時間:2011年4月13日(清明後第8天)。主訴睡眠障礙二十餘年。病人二十年來睡眠障礙,以入睡困難為主,時早醒,打鼾,醒後仍疲倦,易頭暈,隨體位變動而誘發,自感身體沉重不輕鬆,咽中如有痰堵難出,易焦慮,自汗,懶言,皮膚易有抓痕,食慾可,無腹脹,大便一日1-2行,小便可。既往於2008年於北大醫院診斷為“睡眠呼吸障礙綜合症”,未持續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高血壓發現5年,血壓最高170/100mmHg,服用倍他樂克、絡活喜、雅施達治療。舌象:舌暗紅,苔薄黃。脈象:沉弦緩。體質自測量表分類:陰虛型溼熱型血瘀型。中醫診斷:肝陽上亢,心腎不交,兼有血瘀。膏方:天麻15g、葛根30g、桑寄生15g、鉤藤(後下)15g、夜交藤20g、川牛膝15g、炒杜仲15g、黃連6g、肉桂1g、炒棗仁20g、知母15g、茯苓15g、遠志12g、生龍齒(先下)30g、丹參15g、川芎15g、地龍12g、三七粉(沖服)6g、法半夏9g、生地黃18g、玄參15g、夏枯草15g、麥冬15g、當歸15g。上方共28劑,熬煮濃縮後,兌入蜂蜜200g收膏,服用四周,早晚各30g。一月後,病人主訴入睡困難明顯好轉,其他症狀如頭暈、乏力、焦慮、自汗好轉,仍有咽中物堵感。守上方繼續制膏服用一個月,諸症皆減。

  按:本病人虛實夾雜,痰瘀互阻,肝腎不足,風火相煽。治宜標本兼顧。此方清補兼施,用黃連、生地、麥冬、玄參清心胃之熱,天麻、鉤藤、川芎、地龍、葛根疏搜厥陰、陽明之風,半夏、夏枯草清化痰熱,夜交藤、生龍齒、炒棗仁安神助眠,杜仲、生地補腎,丹參、川芎、地龍、三七、當歸活血,牛膝、杜仲、肉桂、生地黃引火歸元。病人主訴的睡眠困難、鼾症、血壓高三大主症減輕〉70%。

  5.2病例二:醜××,女性,50歲,初診時間:2011年3月23日(春分後第三天)。主訴睡眠障礙五年。病人五年前絕經後反覆出現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眠不安,多夢,易焦慮,易害怕,情緒低落,自汗,易噴嚏流清涕,畏熱,腰痠,自覺面熱、口乾,健忘,夜尿1-2次,大便一日2次,質稀。既往腰部筋膜外傷史,高脂血症,甲狀腺結節,骨質疏鬆。體檢女性激素偏低,有子宮肌瘤。舌象:舌質暗紅,苔薄黃。脈象:細。中醫診斷:陰虛內熱,肝脾不調。體質自測量表分類:氣虛型、陰虛型、氣鬱型。膏方:知母15g、黃柏12g、生地15g、山藥12g、山萸肉12g、浮小麥30g、大棗10g、生甘草10g、炒棗仁20g、蓮子心9g、生龍齒30g、鬱金12g、石菖蒲10g、黃連6g、全瓜蔞15g、法半夏9g、炒白朮15g、茯苓15g、香附12g、炒梔子12g、淡豆豉10g、紫貝齒(先下)30g、生薏米15g。上方共28劑,熬煮濃縮後,兌入蜂蜜200g收膏,服用四周,早晚各30g。病人服上方後睡眠明顯好轉,間隔兩個月未複診。於當年7月14日次診,主訴睡眠明顯好轉,時有心煩,無明顯口乾面熱,易流涕噴嚏,自汗減少,頭汗多,大便一日1-2行,不成形,夜尿0-1次。舌象:舌質暗紅,苔薄黃。脈象:細。膏方:知母15g、黃柏15g、生地18g、山藥12g、山萸肉12g、浮小麥30g、大棗10g、甘草9g、炒梔子12g、淡豆豉10g、蓮子心9g、竹葉12g、燈芯草3g、生龍齒(先下)30g、首烏藤20g、遠志12g、桂枝9g、白芍15g、蒼耳子9g、辛夷花12g、鬱金12g、石菖蒲9g、鵝不食草12g。共28劑,熬煮濃縮後,兌入蜂蜜200g收膏,服用四周,早晚各30g。治療後2個月,電話回訪,病人睡眠障礙主症減輕70%以上,汗出、噴嚏、害怕等次症減輕〉90%。

  按:此病人絕經5年,腎陰大衰,陰虛火旺,動擾心神,心腎不交。膏滋以知柏地黃丸為基礎方以滋補肝脾腎、清降心肝之火。首診時加以疏肝理氣、清化熱痰、除煩安神。次診時熱痰症減,心肝餘熱,氣不內斂,故在基礎方外加收斂與通竅之品,用蓮子心、竹葉、燈心草使餘熱從小便而走,用首烏藤、遠志、菖蒲、龍齒安神定志。病人雖有氣虛之症,但辨舌脈候認為以陰虛、痰熱為主,兩次就診均未用補氣之品而取得較好療效,源於對當時季節特點結合考慮的緣故。首診於“春分”後,病人當時肝鬱、痰熱擾動心神明顯,因“氣有餘便是火”,予香附、鬱金疏肝,小陷胸方清化熱痰,紫貝齒、生龍齒清熱定志,同時白朮、茯苓、薏米祛溼而脾氣自復。次診時正是“小暑”後7天,進入“三伏”階段, 陽氣被陰邪(溼邪)所迫而伏藏,故使用桂枝、白芍以調和營衛,用蒼耳子、辛夷花輕清通竅以使被伏藏的陽氣有通達之機。

  6、結論:綜上,膏方作為中藥劑型之一,有補養作用,亦有治療作用。由於其方藥組成繁複,可顧及治療疾病與調理體質、四季陰陽變化等多方面,在慢性病調治與體質調理方面有其優勢。在春夏季節,結合疾病特點、體質分類、考慮季節因素,使用膏方有實際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

春夏膏方調治探討相關文章
心血管發病率甚高,特別是冠心病、高血壓尤多,常伴有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等症,嚴重危害著人民健康。中醫藥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顯著的效果,特別在保養、預防方面有著獨到的認識。臨床上運用膏方調治心血管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首先,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的優勢。當出現胸悶、頭暈、頭痛、心悸、肢麻、乏力、肢冷等諸多早期心血管病的警告信號時,及時調理干預,能防止逐步加重出現心梗中風等危險。其次,體
發布於 2023-01-31 18:37
0評論
概述 春末夏初的時候是特別容易患紅眼病的,因此我們就要早作防範,紅眼病的發生大多數與上火有關,春末夏初的時候正值換季的期間,這個時候很多細菌滋生,紅眼病的發生也與細菌滋生感染有關,如果你在不洗手就揉眼睛這個樣子容易導致細菌進入你的眼睛然後就會感染,所以呢,紅眼病與細菌滋生也有非常大的聯繫,大家在沉默下廚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勤洗手。 步驟/方法: 1、 其實紅眼病是可以傳染的,如果你盯著患紅眼病的
發布於 2023-08-31 13:01
0評論
紅眼病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其中病毒性結膜炎危害性較重。紅眼病發病急,傳染性強,流行快,春夏季節為高發期。常常是一人得病,如不注意隔離,很快會造成全家、單位大批人感染。據悉,夏天是眼表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急性結膜炎的患者確實增加了三四成,從臨床上來看,年輕人佔比更高,主要和天氣、用眼不衛生,相互傳染、密閉環境不通風有關。
發布於 2023-03-01 17:58
0評論
概述 春夏交替有很多人都會患有急性結膜炎,所以對於結膜炎患者來說,春夏交替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個季節。因為春夏交替,一般會有冷熱交替的現象出現,那麼對於結膜炎的患者來說,冷熱的刺激就會導致眼睛有一些刺激,從而使得細菌進入眼睛裡面張就會導致結膜炎的現象出現,所以對於眼睛的刺激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眼睛有不衛生的現象出現。 步驟/方法: 1、 對於結膜炎的患者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能吃一些辛
發布於 2024-08-30 13:57
0評論
概述 對於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對一些糖尿病人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增加自身的抵抗力,降低血糖,但是究竟怎樣的運動才是,有益的呢。尤其是在春夏之際,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會有更多的講究。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運動方法,才會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運動不當的話,不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給糖尿病人帶來一些其他不必要的疾病。 步驟/方法: 1、 春夏之際,對於糖尿病患者來
發布於 2023-06-10 07:32
0評論
概述 紅眼病的疾病,在我們的臨床生活中,一直都是常見眼科疾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眼部急性傳染病,而該病的特點是傳染性強,發病快。初起時眼睛”發熱”,又痛又癢,隨著病症的不斷髮展,患者的眼睛甚至還會有水腫的現象,正常的視力健康都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了,而在臨床上,春末夏初謹防患上紅眼病了。 步驟/方法: 1、 在春末下初的時候,這時候天氣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天氣多變忽冷忽熱
發布於 2023-08-31 18:53
0評論
概述 春末夏初的時候是特別容易患紅眼病的,因此我們就要早作防範,紅眼病的發生大多數與上火有關,春末夏初的時候正值換季的期間,這個時候很多細菌滋生,紅眼病的發生也與細菌滋生感染有關,如果你在不洗手就揉眼睛這個樣子容易導致細菌進入你的眼睛然後就會感染,所以呢,紅眼病與細菌滋生也有非常大的聯繫,大家在沉默下廚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勤洗手。 步驟/方法: 1、 其實紅眼病是可以傳染的,如果你盯著患紅眼病的
發布於 2023-08-31 22:05
0評論
每年冬至(公曆12月22日)至次年農曆立春之間的3個月左右為服用膏方進補的最佳時期。服用膏方開始的第一週,每日1次,於清晨空腹服用一湯匙(30克左右),如無不適反應第二週開始每天2次,早晨空腹和晚上睡前各服一湯匙(30克左右)。服用膏方期間,忌食蘿蔔,綠豆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生冷食物。勿與濃茶,咖啡同飲。感冒,發熱,急性吐瀉時,應暫時停用膏方。脾胃功能虛損,消化功能不良的病人需先服用1至2周“開
發布於 2023-02-22 13:01
0評論
“春夏養陽”這一命題出自《皇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原文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這句話包涵兩層意思,一是說人生活在自然界,與天地萬物的生長壯老已,息息相關,即天人相應;二是說人應順應四季陰陽的變化規律來養生。一年四季,寒來暑往,自然界陰陽二氣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那麼古人為甚麼要提出“春夏養陽”
發布於 2022-12-23 05:55
0評論
春困秋乏夏打盹 不妨查查甲狀腺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夜生活的豐富,使得罹患睡眠障礙的人日漸增多。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天昏昏沉沉睡不醒的也大有人在。面對“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尷尬,相信多數人的第一選擇是求助於咖啡、濃茶或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殊不知單靠外界化學物質的刺激,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有可能使身體產生依賴性。令人疲憊不堪的除了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內分泌失調,甲狀腺疾病所佔
發布於 2023-03-25 17:3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