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即頸椎綜合症,是指頸椎及其椎間盤或周圍軟組織退變引起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壓迫或刺激頸部肌肉、血管,交感神經,神經根和脊髓等而引起頸、肩、上肢、頭、胸部疼痛及其它症狀,甚至合併肢體功能失常等綜合症狀。
1、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頸部外傷或頸椎、椎間盤、椎間韌帶等組織,由於積累性勞損和退行性改變,可使其穩定性相應減退。如受外傷,甚至在不明顯的外力作用下,便可致椎體在額狀軸,矢狀軸,縱軸上的前傾後仰,左右側屈,左右旋轉以及三個軸位上的不同聯合改變。這種解剖位置的改變可以刺激頸上神經節以及分佈在椎動脈,關節囊,項韌帶等組織的交感神經末梢以及椎管內的脊髓返支形成病理性刺激,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射性症狀,如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部脹痛,瞳孔放大,霍納(hornor)氏綜合徵(霍納氏徵是由於頸部交感神經麻痺所致,特點是眼球下陷,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可有同側面部充血,無汗)。平衡失調,耳鳴,聽力障礙,頑固性頭痛,心悸,心前區疼痛,手指腫脹,多汗或無汗,面部潮紅,肢體發冷,局部皮溫下降,發熱,血壓升高,腹瀉,便秘,閉經,第二性徵異常等多種症狀。需與美尼爾氏綜合徵,冠心病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相鑑別。
2、血液循環障礙
當頸椎正常解剖位置發生改變時,尤其是第五頸椎的橫突孔距離椎體較近,加之頸4、5在解剖結構上薄弱,生物力學分析其正壓力,扭轉力,剪切力最大,當椎體發生移位時,椎動脈也直接受壓或受刺激發生血管痙攣,出現椎-基底動脈血流量減低。
椎動脈第一段(頸部)自鎖骨下的動脈發出,在前斜角肌和頸長肌的裂隙內上行,前斜角肌痙攣時可出現椎動脈受壓症狀。第二段(椎管部)鉤椎關節位於椎動脈的前內方,骨質增生或椎體位移可使椎動脈管腔狹窄,阻力增大,血流減小,嚴重時完全梗塞,發生猝倒。第三段(頭下部)行曲較大,頭顱轉動時,該動脈易受牽拉而狹窄產生腦缺血癥狀。第四段(顱內部)內耳動脈(迷路動脈)是基底動脈和細長迂迴分支,供應內耳的血液,故椎動脈型頸椎病,因椎動脈供血不足,臨床上可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症狀。
3、頸曲改變
頸椎協調的內外平衡是完成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重要條件。頸椎的內在平衡(椎間關節的平衡)是指頸椎處在任何體位時,椎間盤髓核的張力,關節突關節和鉤椎關節的壓力,椎間韌帶的張力之間的平衡,這個平衡可保持椎間關節的穩定。頸椎的外在平衡是指頸椎前後側方的肌群控制頸椎活動的力量的平衡。二者的平衡使頸椎在各個體位維持著協調和統一,發揮著正常的生理功能。頸椎椎體之間連接的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是鼎立的三角支架。椎間盤以負重功能為主,關節突關節以穩定脊柱功能為主,在頸椎運動時可以互換,可以使雙側或單側關節突關節暫時負重,完成頸椎的正常功能活動。如果長期持重即轉為病理狀態。構成脊柱的脊椎、椎間盤、椎間韌帶與組織、由於積累性勞損或退變,可使脊柱的穩定性減弱。若受到外力或突然的扭轉力,便可引起椎體發生輕度的位移。頸椎的輕度移位,造成脊柱內外平衡的破壞或失調是損傷性脊柱疾病的重要病理改變,又是造成頸曲改變的重要病理基礎。
由於頸部軟組織急性損傷或纖維織炎,疼痛劇烈,影響了頸部的正常姿勢及正常活動,凡有根性刺激症狀者,常有病變節段的脊椎固定或椎間隙有前窄後寬而出現側突現象;因頸椎間盤變性部位的不同,程度的不一致,以上因素均可使頸椎內外平衡失調,導致椎體在額狀軸上的前傾後仰,矢狀軸上的左右側曲,縱軸位上的左右旋轉及聯合軸位上的傾左右側曲,仰左右側曲,傾左右旋、仰左右旋等14個移位方向,由此使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發生了改變,出現頸曲變直,反張,中斷,向前成角或向後成角及椎體滑移等表現。頸曲的變化最早地反映了神經根,脊髓、血管、交感神經等損傷或刺激後的代償改變。頸曲改變可出現在頸椎退變徵象的患者或青少年,也可出現在頸椎病反覆發作,骨性改變明顯而又失代償作用期間。
椎體位移表現為位移椎與相鄰椎之間順序非移行性的驟然改變。如正位片上單一椎體鉤突關節不對稱,說明該椎體在冠狀面上的左右傾斜,側位片上病椎以上若為純側位相,而病椎出現“雙邊雙突”現象或自病椎以下出現上述改變,則說明該椎體有矢狀面上的的軸向旋轉;又如側位片病椎以上頸曲變直,而病椎處向前或向後成角,這種複合的頸曲改變說明該椎體在額狀面上有前後傾斜,上述改變再結合臨床體徵,則X線片上椎體位移的徵象可成為頸椎定點手法整復的重要依據。
4、神經根受壓
急性損傷的病理改變為頸椎間盤突出可以直接壓迫神經根,同時後縱韌帶撕裂與分離,造成椎體與後縱韌帶間三角間隙出血、滲出刺激和壓迫神經根,發生根性疼痛。慢性損傷使椎間盤退行變,從而椎間隙狹窄,韌帶松馳,椎間關節失穩,出現不規則活動;這又可繼發損傷,產生骨質增生;小關節囊松馳而半脫位或脫位,上關節突突入椎間孔,以上改變均可使椎間孔狹窄;神經根袖水腫、炎症、粘連與上述骨質病變同時壓迫神經根。急性損傷與慢性勞損最終發生構椎關節增生,突入椎間孔,神經根受壓。
臂叢神經穿越斜角肌間隙時常常受壓。前斜角肌受C3~8神經支配,頸椎病時神經根受刺激,前斜角肌緊張收縮或痙攣,肌間隙狹窄,臂叢神經受累,臨床上表現多節段神經症狀與體徵。
5、頸脊髓受壓
一般認為頸椎間盤後方突出,退行性變,椎體後緣增生,黃韌帶肥厚,摺疊,鈣化等突入椎管而使之狹窄,壓迫脊髓及其動脈;或交感神經受刺激而使之狹窄,壓迫脊髓及其動脈;或交感神經受刺激導致脊髓血管痙攣,血栓形成,脊髓血液循環障礙,發生缺血,水腫;椎體滑脫,小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均使椎管相對狹窄,脊髓受壓。在頸脊髓受壓後出現:
1、功能障礙:是脊髓受壓的早期表現,表現下肢遠端麻木,無力,肌張力增強,隨病情發展症狀和體徵向心性進展,最終發生肢體癱瘓;還出現二便障礙等。其症狀為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如果治療及時,早期解除症狀,脊髓的病理改變是可恢復的。
2、脊髓變性:頸椎病出現脊髓受壓症狀以後,長期未得到合理的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可出現脊髓變性,軟化及空洞形成,導致難以恢復的損害。此類患者脊髓前角運動細胞變性反應是嚴重的。
脊髓變性的原因:當頸椎病患者因骨質增生或椎體位移,黃韌帶肥厚和椎間盤突出都可使頸脊髓向左右擴張,側索和前角呈明顯的變形。該區域橫行的血管也隨之左右拉長,使其管腔狹窄,導致前角及側索缺血出現症狀。椎動脈受壓或脊髓前動脈缺血,是產生脊髓空洞症的原因之一。椎管狹窄,管腔內靜脈迴流不暢,使脊髓產生充血性缺氧,而影響脊髓的功能。血管痙攣缺血也可影響脊髓功能。頸椎病是造成脊髓血運障礙的重要原因。另外,凡引起椎管狹窄者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礙,隨其狹窄度數不同,其脊髓受壓的表現不一。
治療
1、手法:一指禪,揉,拿,推,拔伸,扳,搓,搖,抖,點。
2、取穴:風池,天柱,頸夾脊,大椎,大杼,肩井,天宗,曲池,外關,合谷。
3、操作:
1、患者正坐,醫者站於背後,先以一指禪從風池向下沿頸夾脊椎至大杼穴,往返5-7遍,兩側交替。
2、用大魚際揉法沿頸夾脊往返5-7遍,兩側交替。
3、以拿捏法,在枕,頸,肩井處拿捏。
4、以拇指點揉患椎處,
5、復位手法
(1)頸椎病的斜扳法
根據病位採取不同體位。施術時,患者坐於低凳上,醫者先用按揉法解除頸肌痙攣後,術者立於右後側(以向左偏斜為例)以左手拇指按抵偏斜的棘突,右手以肘部托住下頜部,手掌繞過左耳後挾住枕部,然後將頸椎右旋到有阻力的位置,右肘和手掌同時用力作有控制的,突發性的向右後上方扳動,這時常可聽到喀答一聲,提示覆位成功。如病椎在第4頸椎以上,斜扳時取屈頸位;頸4以下是頸椎病的好發部位,扳時取後伸位;病位在C4.5,取頸椎後伸位5°±;病在C5.6取後伸位10°±;病在C6.7取後伸位15°±,如病在左側,應先向左扳,後向右扳。本法常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或因退變而頸椎失穩所引起的後關節紊亂(錯縫)。此法亦可用於落枕患者。但對後關節滑膜嵌頓患者,則應取前屈位(10°-15°)扳法,以解脫滑膜嵌頓。
(2)單個棘突偏傾的斜扳法
首先檢查棘突傾斜在哪一側,側突的位置在上頸段還是下頸段。上頸段病變斜扳法時體位略前屈5º-10°之間,下頸段取後伸位也在5°-10°之間、施術時病員正坐,如頸5棘突向右偏傾,術後應立於病員右側後方,以左手拇指抵住頸5棘突,右手托住其左下頜施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