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1 07:14

  布氏桿菌病布氏桿菌病,也叫班氏病(牛傳染性流產),克里米亞發熱,直布羅陀發熱,馬耳他熱,馬耳他發熱,地中海熱,岩石熱,或波狀熱,是一種烈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因食入未經消毒的、受感染動物的奶、肉或密切接觸其分泌物而致病。從人到人之間的傳播,也有可能通過性接觸或母嬰渠道,但極其少見。

  布魯氏桿菌是小的、革蘭氏陰性、非能動的、非孢子形成的桿狀(球杆菌)細菌。他們是兼性寄生的細胞內寄生生物,引起慢性疾病,通常持續一生。症狀包括大量出汗,關節和肌肉疼痛。自20世紀以來,布氏桿菌病已被確認為人畜共患疾病。

  歷史與命名法名稱為馬耳他熱的疾病,現在被稱為布氏桿菌病。在19世紀50年代,在馬耳他,克里米亞戰爭期間,首次引起英國醫務人員的關注。David Bruce醫生,於1887年,確定了生物體和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

  1897年,丹麥獸醫Bernhard Bang 分離出流產胎布氏桿菌,班氏病因而得名。

  馬耳他醫生兼考古學家Themistocles Zammit 先生,因確定病原體的主要來源是未經高溫消毒的奶液,在1905年獲得了爵位,從此該病也被稱為馬耳他熱。在牛類,這種病被稱為傳染性流產和感染性流產。

  通俗的名稱波狀熱源於波狀(或“波浪狀”)的發燒,在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發熱升降多達數週。在20世紀,布氏桿菌病(布氏菌,以布魯斯醫生的名字命名),逐漸取代了19世紀命名的地中海熱、馬耳他熱。

  1989年,沙特阿拉伯神經病學家發現了神經型布氏桿菌病,布魯氏桿菌病牽涉入神經病學。

  以下過時的名字曾經被用於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布魯斯敗血症?Chumble(人名)熱?持續發燒?克里米亞熱?塞浦路斯熱?波狀熱?仁慈熱?山羊熱?布氏桿菌敗血症?牛奶病?山熱?那不勒斯熱?撒旦發燒?慢熱?蘇格蘭喜?瓊斯病動物布氏桿菌病感染家畜的是羊布氏桿菌(山羊和綿羊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豬,豬布氏桿菌病),流產布氏桿菌(牛和野牛),卵布氏桿菌(綿羊),犬布氏桿菌(狗),流產布魯氏菌在北美感染野牛和麋鹿,豬布氏桿菌在北美馴鹿流行,布氏菌在幾種海洋哺乳類動物(鰭足類和鯨目動物)中也被分離出。

  牛布氏桿菌病流產布魯氏菌是在牛布氏桿菌病的主要病因。圍產犢或流產時,細菌脫落於受感染的動物,一旦暴露於細菌,動物被感染的可能性是個變量,取決於脫落細菌動物的年齡,妊娠狀態,和被感動物的內在因素,以及暴露於動物的細菌量。最常見的牛布魯氏菌感染牛的臨床症狀包括高發流產,關節炎及胎衣不下。

  在動物中,自然流產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由於赤丁四醇,它可促進胎兒和胎盤的感染。第二個是由於在羊水中缺乏抗布魯氏菌的活性。雄性生殖道也能生存細菌,如精囊、壺腹、睪丸和附睪。

  狗布氏桿菌病犬布氏桿菌病的病原體是犬布氏菌。通過養育和接觸流產的胎犬而在相互間傳播。犬布氏桿菌病可發生於人類,主要是接觸感染犬的流產組織或精液。狗的細菌通常感染生殖器和淋巴系統,但也能蔓延到眼、腎、椎間盤(導致脊椎炎) 。狗布氏桿菌病的症狀包括雌犬流產及雄犬陰囊炎和睪丸炎(睪丸的炎症)。發燒不常見。眼睛感染可引起葡萄膜炎,椎間盤的感染可引起疼痛或虛弱。在配種前的狗的血液測試可以阻止這種疾病的傳播。與人類一樣,都以抗生素治療,但難以治癒。

  人類布氏桿菌病人類布氏桿菌病通常是食用了未經高溫消毒的受感染的動物奶和軟奶酪,主要是布氏菌感染的山羊,還有職業暴露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獸醫、屠宰場工人。有些疫苗用於牲畜,最受人關注的是流產布氏菌菌株19,如果意外注於人,也引起人類疾病。布氏桿菌病引起多變的發燒、發汗、虛弱、貧血、頭痛、抑鬱、肌肉和身體疼痛。

  症狀症狀與其他發熱性疾病相似,但強調肌肉疼痛,出汗。病程可從幾個星期到數月甚至數年不等。在疾病的第一階段,會發生敗血症,導致典型的三症狀群:波狀熱,出汗(通常具有特有的氣味,像乾草受潮樣),遷移性關節痛、肌痛。血液檢查特徵性顯示白細胞減少症和貧血,顯示AST和ALT有些升高,Bengal Rose反應和Huddleston反應陽性。

  這種綜合徵,至少在葡萄牙,被稱作馬耳他熱。馬耳他熱發作期間,布氏菌血症(血液中有布氏菌)通常可以通過在蛋白腖培養基或阿爾比尼培養基血培養證實。如果不治療,疾病可集中一些區域或成為慢性。布氏桿菌病集中焦點多見於骨骼、關節和腰椎間盤,同時伴有關節炎,是本病明顯特徵。男性常發生睪丸炎。

  布氏桿菌病的診斷依靠:

  1、證實病原菌:胰蛋白肉湯血培養,骨髓培養。布氏菌的生長非常緩慢(他們能花費近2個月生長)而且由於高度傳染性,培養對實驗室工作人員構成威脅。

  2、證實抗原產生的抗體,要麼使用的經典Huddleson、Wright 和/或Bengal Rose反應,要麼用ELISA法或2-巰基乙醇法檢測與長期疾病相關的IgM抗體。

  3、組織學證據為肉芽腫性肝炎(肝活檢)。

  4、受感染椎骨的影像學改變:Pedro Pons標記(先侵蝕腰椎的前上角)和顯著的骨贅症可疑為布氏桿菌脊椎炎。

  本病的後遺症是充滿變數,可能包括肉芽腫性肝炎,關節炎,脊椎炎,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腦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感染性心內膜炎,以及被統稱為神經型布氏桿菌病的各種神經系統疾病。

  治療與預防對布氏桿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四環素,利福平和氨基糖苷類鏈黴素和慶大黴素。要使用一種以上的抗生素治療幾個星期,因為細菌潛伏於細胞內。

  成人的金標準治療為每日肌肉注射鏈黴素1克X14天,同時45天口服強力黴素,每天兩次,每次100毫克。當鏈黴素不可用或者難以取得時,慶大黴素5毫克/公斤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共七天,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替代選項。另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方案是強力黴素加利福平,每日兩次,至少6個星期,這種治療方案有口服給藥的優點。三聯療法利福平和複方新諾明、強力黴素,已成功用於治療神經型布氏桿菌病。

  強力黴素能夠穿越血腦屏障,但需要另外兩個其他藥物,以防止復發。環丙沙星和複方新諾明治療複發率高得令人無法接受。對布氏菌心內膜炎,需要手術治療,以獲得最佳的結果。即使使用最佳治療方案,還是有5%至10%馬耳他熱的患者復發。

  預防布魯氏桿菌病的主要方法是在生產原料奶產品過程中講究衛生,或巴氏消毒法消毒所有人食用的奶製品,無論是原奶形式還是其衍生物,如奶酪。實驗表明,複方新諾明和利福平用於治療患布氏桿菌病的孕婦都是安全的藥物。

  生物戰爭1954年,豬布氏桿菌,在美國阿肯色州的派恩布拉夫兵工廠首先被武器化。布氏菌物種氣溶膠中生存良好而且抗乾燥。美國武庫中布氏菌及其餘所有生物武器在1971-72年被摧毀,當時,美國的進攻性生物武器(BW)計劃被中止。

  美國生物武器計劃集中在三個布氏菌組:

  1、豬布氏桿菌病(US劑)2、牛布氏桿菌病(AB劑)3、山羊布魯氏桿菌病(AM劑)二戰結束前,US劑發展先進。當時美國空軍(USAF)希望有生物戰能力,化學陸戰隊提供有US劑的M114子母炸彈, 此武器以二戰中成熟的4磅重的炭疽爆破炸彈為基礎。雖然能力已達到,運行測試表明,武器不夠理想,美國空軍賦予其臨時的功能,直到被一個更有效的生物武器所取代。

  帶有US劑的M114主要缺點是不適用(美國空軍想要“殺傷劑”),貯存穩定性太低,不允許存儲在前方空軍基地,後勤消除目標的需要遠遠高於原先預期,需要的後勤空中支援難以接受。

  US劑和AB劑中間感染劑量為500有機體/人,AM劑是300有機體/人。反應速率被認為是2周,反應持續時間數個月。殺傷力估計是基於流行病學資料,在1-2% 。AM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更致命的疾病,預期死亡率3%。

  控制與消除努力美國在美國的存欄奶牛每年至少測試一次布氏菌乳環試驗(BRT)。奶牛若被證實感染便殺掉。在美國,要求獸醫須給所有年幼家畜接種疫苗,從而進一步減少動物傳播機會。這種接種疫苗通常被稱為幼犢期接種疫苗。大部分家畜在他們的耳朵上刺個紋身,作為它們的接種疫苗身份證明。紋身還包括他們出生年的最後一位數字。

  在美國,1934年開始,第一個州聯邦合作組織,努力消除流產胎布氏菌引起的布氏桿菌病。

  大黃石區美國黃石地區(GYA)的野牛和麋鹿,是最後剩下的流產胎布氏菌載體。最近布氏桿菌病從麋鹿傳播到牛,說明在愛達荷州和懷俄明州的GYA是美國最後剩餘的流產胎布氏桿菌區。不利於畜牧產業。消除這個地區布氏桿菌病是一個挑戰,如何管理患病的野生動物有許多觀點。

  加拿大1985年9月19日,加拿大宣佈他們的牛群無布魯氏桿菌病。截至1999年4月1日止,布氏桿菌病環測試於牛奶和奶油,以及測試屠宰牛。繼續通過拍賣市場的測試和標準的疾病報告機制來監控,並測試合格出口到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牛。

  歐洲馬耳他直到20世紀初,布氏桿菌病在馬耳他呈地方性流行疾病,以致它被稱為“馬耳他熱”。Temi Zammit確定了疾病和未經消毒的牛奶之間的聯繫。今天,感謝嚴格的產乳動物證明制度,和廣泛使用巴氏殺菌法,疾病已經從馬耳他根除。

  愛爾蘭2009年7月1日,愛爾蘭被宣佈為無布氏桿菌病。這種疾病已經困擾該國的農民和獸醫幾十年。愛爾蘭政府提交給歐洲委員會一份申請,經證實,愛爾蘭已經無該病。 Brendan Smith,愛爾蘭當時的農業,食品和海洋部長,說消滅布氏桿菌病是“在愛爾蘭消滅疾病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根除疾病得到了證實,愛爾蘭的農業,食品和海洋部,打算削減其布氏桿菌病根除計劃。

  大洋洲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目前無家畜布氏桿菌病,儘管它過去發生過。綿羊或山羊布氏桿菌病從未見報道。豬布氏桿菌病發生過。野豬是典型的人感染源。

  新西蘭布氏桿菌病在新西蘭限於羊(綿羊布氏菌)。該國沒有其他種布氏菌。

經常接觸的動物發燒的可能原因 - 布魯氏菌病相關文章
現在到呼吸科來看病的發燒患兒數量很多,發燒病例在門診中已經佔到了1/2到2/3,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都可能造成夏季發高燒。因為吃了不潔食物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炎也會發燒,同時還有噁心、嘔吐等一些胃腸道反應。 在呼吸道感染中,除了比較普遍的疾病外,皰疹性咽炎最近有抬頭的趨勢,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病毒引起的,大多會出現感染,患兒的口咽部會有一些小皰,再發展下去就
發布於 2024-04-27 15:52
0評論
布魯氏菌病(又稱布魯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急性期病例以發熱、乏力、多汗、肌肉、關節疼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慢性期病例多表現為關節損害等。布病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一、臨床表現及分期潛伏期一般為l-3周,平均為2周。部分病例潛伏期更長。(一
發布於 2022-12-07 10:09
0評論
1、感冒: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3、玫瑰疹: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
發布於 2023-03-21 03:29
0評論
1、感冒 嬰幼兒常見的可能因為感染細菌和病毒而出現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其體現的症狀包括髮燒、腸胃不適、拉肚子、食慾下降、耳鼻喉等。針對這類病情,醫生往往給出“治療藥物,然後多喝水、多休息”的治療方案,幾天就可以痊癒。如果家長護理不當,寶寶可能併發腦炎、腦膜炎、中耳炎等疾病,並且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2、接種疫苗 很多寶寶因為打預防針而出現輕微的發燒現象,一般都是注射破傷風、百日咳、白喉等疫
發布於 2023-06-20 00:45
0評論
反覆發燒的病因: 反覆發燒的原因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一)感染性反覆發燒 1.傳染病。由病毒(如感冒、流感、麻疹、風疹、傳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細菌(如敗血症、肺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膜炎、傷寒、細菌性痢疾、結核病等)和某些原蟲(如瘧疾)、寄生蟲(如急性血吸蟲病)的感染所致。 2.局部感染。如中耳炎、鼻旁竇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癰癤、腎盂腎炎、輸卵管炎、子腔內膜炎、前列腺炎、
發布於 2024-03-15 12:14
0評論
寶寶發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這與寶寶、父母的日常生活有關,一般上,寶寶發燒的原因大致有普通風寒、過熱、流感、耳部感染、手足口病、肺炎及腸胃炎等,而不同的發病原因造成的發燒的症狀其實也是不同的,通過這些症狀,媽媽就可以清楚地找出寶寶生病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外在因素: 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的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發布於 2024-05-01 11:59
0評論
(1)外源性致熱源(exogenouspyrogen):外源性致熱源的種類甚多,包括:①各種微生物病原體及其產物,如細菌、病毒、真菌及支原體等;②炎性滲出物及無菌性壞死組織;③抗原抗體複合物;④某些類固醇物質,特別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代謝產物原膽烷醇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體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細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熱源多為大分子物質,特別是細菌內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過血
發布於 2024-04-29 20:43
0評論
傷寒:是由傷寒沙門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因水源汙染而引起局部流行。傷寒病主要表現有持續高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還有肝脾腫大、皮膚出現玫瑰疹、腹脹腹瀉等表現。夏秋季如發燒持續1周以上的兒童應請醫生詳細檢查是否傷寒所致。 流行性乙型腦炎:夏季最為兇險的傳染病之一,病原體是一種嗜神經性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吸血來傳播的,多為10歲以下兒童。 急性中毒型菌痢:細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發布於 2023-03-21 16:07
0評論
(1)傳統物理降溫法 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於頭部或放置於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於四肢、軀幹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髮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於取糞便標本送檢; (2)藥物降溫法 對
發布於 2024-02-08 20:18
0評論
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對於不同類型的發燒,原因也是不一樣的。 1、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燒:主要原因有感染、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三大類。 (1)感染:如粟粒性結核與播散性結核;傷寒與副傷寒;敗血症與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膿腫;膽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腹腔內膿腫等。 (2)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白血病、肺癌、腎癌、結腸癌等。對於年紀較大的中老年,不能忽略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尤其
發布於 2023-01-24 19: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