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脅性流產。這是一種流產的臨床症狀,即妊娠物留在子宮腔內,常見於妊娠早期。腹痛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程度較輕,經安頓治療後可繼續妊娠。婦科檢查:子宮口關閉,羊膜囊未破,子宮體的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值得指出的是,有先兆流產史的孕婦往往與圍產期結局不佳有關,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和圍產期死亡。
(2)難免流產:是早產的延續,妊娠難以維持,臨床表現為流產,陰道出血時間長,出血量多,並有血塊排出,陣發性下腹疼痛,或有羊水排出。婦科檢查:子宮口寬大,羊膜囊突出或已破裂,可見胚胎組織在宮頸管內受阻,甚至暴露於宮頸外口。
(3)不完全性流產。當流產時胎兒和部分胎盤組織被排出,而部分胎盤或整個胎盤仍留在子宮腔內,稱為不完全流產。妊娠8周前發生流產時,胎兒和胎盤成分可同時排出;妊娠8~12周時,胎盤結構已形成並與子宮蛻膜緊密相連,流產產物不易從子宮壁完全剝離,故常發生不完全流產。由於子宮腔內有殘留的胚胎組織,子宮不能很好地收縮,導致陰道出血較多,時間較長,容易引起宮內感染。婦科檢查。子宮口已擴張,不斷有血性物質溢出,有時可見胚胎組織堵塞宮頸口,或有胚胎組織排出在陰道。子宮比正常妊娠天數小。
(4)完全流產。經過先兆流產和難免流產的過程,胎盤組織在短時間內完全排出,陰道出血和腹痛停止,常在妊娠8周前發生。婦科檢查。宮頸口關閉,子宮接近正常大小。
(5)漏診流產。又稱異常流產,是指胚胎死亡超過2個月而沒有自然排出的流產。早期流產發生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宮的敏感性有關;此外,還與早期流產中保胎力度過大有關,有時胚胎實際上已經死亡,還可能是使用黃體酮等保胎藥物,抑制了子宮收縮,導致胚胎滯留。
(6)習慣性流產。連續3次或以上的自然流產稱為習慣性流產,也有人將連續2次或以上的自然流產稱為(複發性自然流產)。其發生率約佔懷孕總數的1%,佔自然流產數的15%。近年來,對習慣性流產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究習慣性流產的免疫發病機制和免疫控制,二是宮頸機能不全的診斷和治療。
(7)感染性流產:指合併有生殖系統感染的流產。所有類型的流產都可能因感染而變得複雜,包括選擇性流產或治療性流產,但不完全流產、過早流產和非法流產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