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簡稱IC)是一種膀胱慢性炎症性疾病,臨床症狀以尿頻、尿頻和膀胱疼痛為特徵。早在1887年就有人提出間質性膀胱炎這種疾病,但是近100年來,該病並不被大多數醫生所認識。很多醫生甚至不認為有這種疾病的存在,即使同意可能存在這種疾病,但也難以診斷;即使能診斷,也難以有確鑿的證據證實,也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手段。間質性膀胱炎的複雜性不但表現在臨床症狀多樣,也沒有確切的病因,病理生理表現也不甚瞭解,更無單一有效的治療手段;間質性膀胱炎的研究資料常常使學者有一種挫折感,因為不斷出現的研究結果相互矛盾,僅僅增加了對間質性膀胱炎的理解的複雜性而已。 由於間質性膀胱炎診斷的複雜性,1987年美國NIDDK首次制定了有關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標準(詳見表)。由於該診斷標準出臺的最初目的是嚴格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以便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該診斷標準過於嚴格,可能導致60%的有相關症狀和病理生理變化的患者得不到相應的診斷。
從目前的研究看,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與泌尿系、婦科、胃腸、和盆底等有關,因此疼痛的發生可來自膀胱、尿道、前列腺、陰道和盆底。有關間質性膀胱炎的發病機制尚未清楚,儘管有包括自體免疫在內的多種學說,但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徵為膀胱血尿屏障的破壞,尿中鉀離子等各種有害物質滲入粘膜下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狀。以Hunner’s潰瘍為特徵的間質性膀胱,尤其病理顯示有明顯的肥大細胞浸潤,其發病機制可能與過敏或自體免疫有關,抗組胺藥物能有效治療有肥大細胞浸潤的間質性膀胱炎也證明了這種可能性。近年來發現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尿中抗增值因子(APF)明顯升高,HB-EGF明顯減低,提示尿中可能出現某種機制抑制了膀胱粘膜的生長,血尿屏障因此遭到破壞。
糖尿病、消化病和腎病研究所有關間質性膀胱炎研究的診斷標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 膀胱疼痛或尿急
2、 典型的Hunner’s潰瘍,或紅斑症
出現以下任何一項可排除
1、 清醒狀態時膀胱容量>350ml
2、 膀胱容量至150ml時仍無強烈尿急感
3、 尿動力學顯示有膀胱非隨意收縮
4、 症狀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