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病程長短,肝炎分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通常是急性乙型肝炎或急性丙型肝炎)遷延不愈,病程超過半年,轉為慢性肝炎。由於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肝炎一般起病隱匿,發現時已經成為慢性肝炎。對於慢性肝炎,人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慢性肝炎會傳染嗎。
慢性肝炎會傳染嗎?慢性肝炎大都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病毒在體內持續存在,就有傳染性。所以說,慢性肝炎是會傳染的。慢性肝炎是怎麼傳染的呢?
慢性肝炎傳染途徑與乙型肝炎的傳染途徑類似,主要經血液、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傳播和父嬰傳播)、醫源性傳染、性接觸傳染、密切接觸傳染。但一般的擁抱、吃飯、一起工作等等是不會傳染的。
在慢性肝炎中,尤其以慢性乙型肝炎傳播範圍最廣,造成的影響也最大。我國約有1.3億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有三分之一患者有肝損害,徘徊在病毒攜帶者和慢性肝炎患者之間,有3000萬是慢性肝炎患者,他們有傳染性,是潛在的肝炎傳染源。所以健康人群應積極接種疫苗,防止被病毒攜帶者和慢性肝炎傳染。感染慢性肝炎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既能降低傳染給家人的機會,也能防止病情惡化,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肝炎的傳染性介紹
發布於 2023-01-17 07:41
肝炎的傳染性介紹相關文章
傳染性肝炎,可以分為黃疸性和無黃疸性以及病毒攜帶者。傳染性肝炎是傳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過手、水、蒼蠅汙染的食品而傳染給別人,其中手的作用是特別大,其次是通過未經消毒的注射器來傳染的。
急性傳染性肝炎。主要症狀有三期。第一期是黃疸前期,一般為2~6天。患者有低熱或高熱,周身疲乏無力,食慾不振,伴有噁心嘔吐,害怕油膩的食品,右上腹部和右腰背部有程度不同的脹痛和不適。有的人最初症狀像感冒的
發布於 2024-06-10 02:52
0評論
1、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重的一種類型。
(1)急性重型肝炎:又稱暴發性肝炎。以急性黃疸型肝炎起病,但病情發展迅猛,2周內出現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出現神經、精神症狀,表現為嗜睡、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體檢可見撲翼樣震顫及病理反射,肝性腦病在ii度以上(按iv度劃分)。黃疸急劇加深,膽酶分離,肝濁音界進行性縮小,有出血傾向,pta<40%,血氨升高,出現中毒性鼓腸,肝臭,急性腎
發布於 2023-10-24 06:17
0評論
概述
我的奶奶最近總是胸悶,吃完飯以後腹脹的症狀,不吃飯就餓,吃點就不舒服,還乾嘔,舌苔發黃,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是得了傳染性肝炎,當時把我們一家人都嚇壞了,一聽是傳染性的,但是醫生說不用擔心,只要注意一些小事項就沒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
步驟/方法:
1、
因為是傳染性的肝炎所以要注意飲食的問題,和大家一起共餐時,一定要用自己專用的碗筷,吃飯時儘量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夾菜,用專用的筷子。注意個
發布於 2023-03-13 22:38
0評論
一、各種肝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潛伏期
甲型肝炎的主要傳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亞急性臨床感染者,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從腸道排出,通過日常生活接觸而進口傳染。甲型肝炎潛伏期為2-6周,平均一個月。,
乙型肝炎的傳染源是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以及病毒攜帶者,急性病人從潛伏期末至發病後66-144日,其血液內多具有傳染性,由於傳染期短,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如慢性肝炎病人和病毒攜帶者大。乙型肝炎病毒(HB
發布於 2024-06-10 03:05
0評論
蜈蚣,又名百腳、天龍。在古書《廣雅》上稱為“吳公”。中醫認為,蜈蚣味鹹、性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傳統主要用於急慢驚風、破傷風等痙攣抽搐之症,以及瘡瘍腫毒、頑固性頭痛、風溼痺痛等。
據現代藥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腫瘤、鎮靜、止痙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藥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據臨床試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傳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
發布於 2024-11-21 10:31
0評論
1、藥物治療,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療方法應用干擾素,皮下注射或肌注。噁心、厭油、嘔吐者應給予葡萄糖加維生素C維生素B,這也是肝炎的治療方法。
2、一般治療,適當休息,肝炎症狀明顯期特別是有黃疽者應臥床休息,直至症狀和黃疸明顯消退方可起床活動,逐步增加活動量或延長活動時間,以活動後不覺疲乏為度。公道飲食,以流食為主,少量多餐,保證水分的供賜與利於利尿排黃,應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黃疸嚴重者留意維生
發布於 2024-11-28 15:53
0評論
1.病毒感染: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
2.酗酒:酒精能夠引起肝炎。主要是由於酒精(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的毒性對肝細胞直接損害造成的。
3.藥物或化學毒物:許多藥物和化學毒物都可引起肝臟損傷,發生藥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雙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環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
4.其他:很多全身性傳染病都可侵犯肝臟,如EB病毒、細菌性傳染病中的傷寒
發布於 2024-11-28 16:00
0評論
一、急性肝炎
急性黃疸型肝炎:臨床階段性比較明顯,可分為三期。
1、黃疸前期:甲、戊型肝炎起病較急,患者有發熱、伴畏寒。此期重要症狀有全身乏力、食慾減退、惡性、厭油、腹脹、肝區痛、尿色加深等。
2、黃疸期:自覺症狀好轉,發熱消退,尿黃加深,鞏膜和皮膚出現黃疸,1-3周內黃疸達高峰。可有一過性糞色變淺、皮膚瘙癢、心動徐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肝大,質軟、邊緣銳利,有壓痛及扣痛。部分肝炎患者有輕度腫大的
發布於 2024-06-10 02:59
0評論
蜈蚣,又名百腳、天龍。在古書《廣雅》上稱為“吳公”。中醫認為,蜈蚣味鹹、性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傳統主要用於急慢驚風、破傷風等痙攣抽搐之症,以及瘡瘍腫毒、頑固性頭痛、風溼痺痛等。
據現代藥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腫瘤、鎮靜、止痙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藥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據臨床試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傳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
發布於 2024-10-17 21:57
0評論
蜈蚣,又名百腳、天龍。在古書《廣雅》上稱為“吳公”。中醫認為,蜈蚣味鹹、性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傳統主要用於急慢驚風、破傷風等痙攣抽搐之症,以及瘡瘍腫毒、頑固性頭痛、風溼痺痛等。
據現代藥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腫瘤、鎮靜、止痙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藥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據臨床試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傳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
發布於 2024-10-28 19:5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