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蠕形蟎又稱脂蟎或毛囊蟲,它是一種永久性寄生在人類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內的小型寄生蟲,部位限於面、頸及胸部,尤以前額、頰和鼻部最多。一般情況下毛囊蟲在局部皮膚棲居的數量與人體面部環境保持著微生態平衡狀態,並無明顯的致病作用,由於個體差異,如油性皮膚者,影響了毛囊蟲的生活環境,蟲體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腫脹增生,加上蟲體的代謝產物和死亡蟲體刺激,使局部皮膚產生炎症反應,我們稱之為毛囊蟲皮炎。常見的毛囊蟲皮炎有酒渣鼻型、痤瘡型、膿皰型、色素沉著型、糠疹型等。
如果面部皮膚多油,出現持久性的紅斑、丘疹、膿皰及脫屑,皮膚毛囊口和毛細血管擴張,就應該去醫院就診,若檢測到一定數量毛囊蟲,方可確診用藥。然而在用藥過程中,不可企圖一勞永逸殺滅全部毛囊蟲而用量過度,這樣只能是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從微生態學角度看,也是沒有必要和不易做到的。
治病需從病因出發,“除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首先要抑制皮脂腺過多的分泌,溶解毛囊漏斗部過度角化,使毛囊口“營養”減少,製造不利於毛囊蟲生長的環境,比如用異維A酸就有這樣的作用;其次不隨便使用類固醇激素外塗,提高面部皮膚免疫功能,使毛囊蟲不能大量繁殖,從而改善皮膚症狀,對於有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再加用殺蟲藥物,如口服甲硝唑片或清熱解毒的中藥苦參、百部、山楂、黃芩等,外用沉降硫磺、過氧化苯甲酰、或中藥皂莢外洗等。同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用溫水洗臉,注意保持面部皮膚的清潔。使用外用藥物不宜過量,均勻薄薄地塗於臉部,每日一至二次即可。在飲食習慣方面切忌辛辣油膩之品,以免造成皮脂腺分泌異常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