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沒有子宮肥大的名稱。根據其月經情況的表現,本病可歸入中醫的月經量過多、月經前期、月經延長等疾病範疇。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與氣虛或血熱有關。
氣虛主要是指脾胃氣虛。脾胃虛弱是一種常見的病症,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而引起的。"脾胃虛弱 "是一種常見的病症,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而引起的。脾虛久了會影響到腎臟,或者流產手術也會損傷腎臟,最終導致脾腎兩虛,加重病情。
對於氣虛症狀,應採用健脾益氣攝血的方法,可選用健脾湯加減,藥如。黃芪25克,黨參20克,炒白朮15克,黃芪、桑寄生各30克,艾葉炭9克,炮姜炭、炙甘草、香附各6克,煨桑椹3克。若血量過多,腰痠尿頻,手足不溫,則加鹿角膠(烊化)、炒杜仲、菟絲子各15克,烏賊骨30克;小腹空墜明顯,加炒升麻、炒柴胡各6克;又見口乾欲飲,屬失血傷津所致,可加麥門冬30克、五味子9克。
在臨床治療中,應結合其他伴隨症狀仔細辨別月經的顏色和質量,然後根據氣虛或血熱的不同症狀分別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應注意結合其他伴隨症狀,根據氣虛或血熱的不同症狀,分別進行治療。
對於有血熱症狀的,要用清熱涼血止血的方法,可以用好經丸加味,藥如。龜板膠15克(融化),炒黃芩9克,炒黃柏9克,生地黃、地骨皮、椿根白皮、地榆炭15克,北沙參20克,炒蒲黃20克。若出血過多,還可加入瓊漿(烊化)、陳棕炭各20克,煅龍牡丹各30克;若脾胃不和,大便溏薄,去生地、黃柏,加入炒白朮10克,白扁豆30克,藿香正氣水6克。若出血傷陰耗氣,見心悸、口乾,可加太子參15克、麥冬20克、五味子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