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是骨傷科常用支具之一,許多腰腿痛患者都曾使用過,有的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而有的則是自行購買佩戴,所以不是所有使用者都十分了解腰圍的作用和佩戴方法。
一般認為,腰圍的主要作用是制動和保護。
它可部分限制腰椎的活動量和活動範圍,尤其是對腰椎的前屈活動具有明顯的限制作用,從而使局部損傷組織得以休息,為血運的恢復和損傷組織的修復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另外,腰圍作為一種外用支具尚有加強腰椎穩定性的作用,它可部分代償由於椎間盤組織的退變突出所致腰椎失穩狀態。
所以,臨床醫師常囑咐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臥床休息或牽引治療開始下地活動時須佩戴腰圍以加強保護。
以預防患腰椎的再次受傷並起到進一步鞏固前期療效的作用。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皆有雙重性,以往使用者只是片面地看重腰圍對腰脊柱的支持與保護作用,卻忽視了佩戴腰圍後對腹腔內壓所產生的影響,而腹內壓升降對於脊柱負荷和椎間盤內壓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胸腹腔內壓被認為是除脊柱以外維繫自身垂直壓力負荷的另一要素,它的增加能部分分擔脊柱的負荷,同時也提高了腰脊柱的穩定性,單從這一方面看,佩戴腰圍後腹腔內壓上升所致脊柱分載能力增加是有一定臨床意義的。
然而,腹腔內壓上升後椎間盤內壓亦可隨之增加,同時增高的腹內壓尚可形成一個向下向後的合力,是進一步加重椎間盤突出程度並加重臨床症狀的危險因素。絕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有因為咳嗽、噴嚏或怒吼而加重腰腿痛的經歷,其原因也正在於此。現實的問題是,如果我們採用佩帶腰圍以提高腹腔內壓“壓力支柱”重力分載的方法來減輕自身重力和外在負荷對椎間盤的外壓,卻無意中增加了病變椎間盤的內壓,這不僅不利於突出椎間盤的修復,甚至加重椎間盤突出程度的危險。這種顧此失彼的做法,使我們有理由對過分強調腰圍的作用,患者過分依賴腰圍這一行為提出反思。
另外,從理論上講,無論哪一種腰圍都不能完全限制腰椎的活動,也不能限制腰骶關節的旋轉活動,甚至對大部分受試者來講由於固定了腰部而相對增加了腰骶關節旋轉活動。
因此,腰圍的固定與保護作用是有條件的,而正確選擇合適腰圍、掌握其正確的佩帶方法並嚴格控制其使用時間是儘可能發揮其輔助治療作用並降低其不良效果的主要環節。市售腰圍多種多樣,一般用皮革或帆布襯以鋼片或竹片製成,需要者應該選擇一個大小、寬窄與彈性都合適的。
另外,目前市場上可購的中藥腰圍、電熱腰圍、磁療腰圍等所謂多功能腰圍,研製者認為尚具有中藥離子導入、磁療等作用,有條件者也選擇購買。
購買腰圍後,是否佩帶應以腰腿痛是否明顯為原則,急性腰腿痛患者症狀嚴重時強調以臥床休息為主,不能以佩帶腰圍來替代臥床休息,但在下地如廁、外出乘車等環節應佩帶腰圍加以保護,使用時若出現不適感應該仔細調整其大小、鬆緊。急性期過後,患者腰腿痛症狀緩解則應逐步下地活動,此時尚須配合使用腰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整天佩帶,甚至臥床休息也不拿下,這種做法是欠妥的。
因為長期佩戴腰圍後還會使腰部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廢用性萎縮,從而降低腰部肌群的“軟支柱”作用,久之可使患者產生依賴感,一旦離開腰圍就會出現症狀加重的現象,這對於患者的康復無疑是有害無益,所以在使用時間上應有所控制。因此,佩帶腰圍只是一種暫時性的、過度性的輔助治療措施,對此建議採用一種“遞減”的使用方法,即在腰圍選擇上可先寬後窄、先硬後軟,在使用時間上可逐日縮短,在佩帶方法上可先緊後松,若此方可逐步擺脫對腰圍的依賴,而只有適時逐步恢復腰背肌的功能鍛鍊,充分發揮自體肌肉“肌性腰圍”的軟支具作用,才能使自己的腰桿子真正硬起來,逐步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