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藥無用論和長期吃藥論的錯誤觀點
有兩種觀念普遍存在:一種是吃藥無用論,認為小葉增生吃藥反正吃不好的,斷不了根的,索性不吃了,認為月經前的疼痛是正常現象,即使疼痛嚴重也熬得過去,只要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一旦有惡變的跡象及時手術。執此觀念者有很多是已經吃了很長時間藥的人,花了很多錢依然停藥就痛或者根本無效,甚至最後還是發生了腫瘤。此種患者實際上有很大的抱怨成分在裡面。另一種是長期吃藥論,吃藥長達一年以上,有的還終身吃藥,不管有沒有症狀,甚至樂此不疲,多見於吃藥可止痛停藥易發者,或狂熱相信中醫的“粉絲”。
二,我的觀點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小葉增生的名稱是臨床診斷,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具體到某一個體,應該給出小葉增生具體的的度(輕度/中度/重度)、期(靜止期/活動期)、型(單純型/複雜型的囊性增生型/複雜型的結節增生型/複雜型的纖維硬化型等)和證(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衝任失調/痰凝瘀阻等),這樣才是一個較為詳細完整的診斷。這正如對乳腺癌特定患者的診斷不能僅僅是乳腺癌三字,而應該需要知道其具體病理類型(比如浸潤性導管癌)、分期、分級和分子分型等信息。醫生的詳細問診和檢查,以及彩超鉬靶等輔助檢查,在小葉增生的度期證型的判讀中起了主要的作用。這對於個體化的治療決策有重要意義。其中確定是活動期還是靜止期對於決定是否用藥尤其重要。
小葉增生是慢性病,其病程也象其它的慢性病一樣,有時相對活動,有時相對靜止。在靜止期確實無需吃藥,藥物無法讓其斷根或程度顯著減輕,定期複查即可。但是活動期小葉增生的程度會逐漸加重,很有必要吃藥使之靜止,否則小葉增生不可避免逐漸加重,嚴重的小葉增生會增加良惡性腫瘤的風險,這已經得到確認。
三,活動期的判斷依據
甚麼樣是活動期?我們先來思考一個系列的問題:為甚麼不同的個體有的疼痛,有的不疼?為甚麼同一個體有時候疼,有時候不疼?為甚麼同一個體同一時期有的部位疼,有的部位不疼?是甚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差別?凡事總有原因,這是哲學和邏輯學的基本觀點。我的分析認為:進展期的增生導致組織內壓增加和/或局部產生的一些活性物質刺激神經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是否有疼痛發生是判斷小葉增生是否活動期的主要依據,此時患者的小葉增生正在增生中。疼痛的程度以易覺察且影響生活為準,且一般來說,疼痛嚴重程度反映了增生的速度。如若聽之任之,小葉增生的嚴重程度將逐漸加重。疼痛程度和增生程度是不一樣的概念,分別相當於一輛汽車的行使速度和已經行使的路程。臨床上有些患者聽醫生觸診後說自己增生嚴重,會反駁說痛的不算重嘛。就是沒有分清這兩個概念。
另外,乳頭瘙癢、溢液及乳腺刺痛在排除溼疹、導管內乳頭狀腫瘤和paget病等原因之後,也可認為是與疼痛具有相似的機制,也具有了解病情是否處於活動期的判斷價值。另外有些人疼痛閾值高僅表現為漲,又比如超聲下囊腫及結節較前增多增大等等。也可認為是活動期的標誌。
四,選藥原則和療程
國內幾乎都用中成藥治療,既然本質上仍然是中藥,在選藥時就應該和用草藥組方一樣,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要做到對中成藥藥性有所瞭解,對患者的辯證(小葉增生的證)有所認識。即使是西醫,具備基本的中醫藥知識也是必須的。不宜選藥如抓鬮,隨心所欲,甚至一個藥物“包治”所有患者,或一個藥物“永恆”適合同一患者。儘量做到“用藥如用兵,病萬變藥也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