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個國家和地區,到處都有罹患腦癱的患者。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辦法能完全防止小兒腦癱的發生。但針對小兒腦癱的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如確保孕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等,還是可以降低其發生率,最大程度避免生出腦癱患兒。
一般來說,圍產期出現窒息、早產、缺血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等情況的兒童,比一般的兒童更容易出現發育障礙、腦癱、視聽障礙等腦損傷性後遺症。如果能夠及早對高危兒童進行干預,可以促進兒童發育,有效降低腦癱等疾病的發病率。研究證實,如果能及時對腦癱高危兒童進行早期干預的話,可使這部分孩子發育正常或是降低腦癱發生的機率。
同時,我們要明白小兒腦癱是一種非進展性疾病,一旦患病,已受損傷的腦細胞則不可逆轉。簡而言之,腦癱是一種殘疾,不可能達到傳統意義中的完全治癒,我們只有通過積極的治療和康復訓練,讓腦癱患兒的各項功能是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決不可以放棄對腦癱患兒的治療和訓練,應該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在生長過程中有異常表現,就應當立即帶孩子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切不可大意,以免貽誤腦癱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家長應與專業醫生進行仔細溝通,如實講明孩子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後的一切情況,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隨著醫學發展,並經大量研究證明,治療腦癱關鍵在於一個“早”字。
目前臨床上接受治療的腦癱患者以小兒居多,因為年齡過小的緣故,其就醫過程中多由家長起主導作用,首先發現孩子異常的就是家長,送孩子去醫院就診的是家長,此後長期幫助孩子接受康復的還是家長。小兒腦癱康復治療全程都有家長的身影,從這方面來說,家長的密切配合就顯得十分重要,對孩子康復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腦癱以往被分為八種類型,目前國際上將腦癱分為痙攣型、共濟失調型、運動障礙型(包括扭轉痙攣、舞蹈病,手足徐動)三種類型,其中約80%為痙攣型腦癱,可以在康復訓練的同時配合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的方法很多,選擇最佳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也尤為重要。很多病人選擇矯形康復的方法,在手術後很短時間內會造成畸形復發,痙攣仍然存在。
目前我們在臨床中採用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選擇解除肢體痙攣→康復→矯形→再康復的治療途徑,與國外治療模式一致,保證了手術效果,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手術療效,也避免痙攣復發,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實現了殘疾人迴歸社會的目的。
此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一點,腦癱一期手術(FSPR術)與二期手術(CP-MMA術)的時間順序千萬不可搞錯,必須先行FSPR術解痙之後,方能行肌力肌張力調整術進行矯正治療,否則畸形情況必將復發。
特別要提出,手術之後的功能鍛鍊是決定療效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一般來說,術後一年最好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在醫院進行訓練,患兒出院回家後必須在家中繼續進行訓練才能保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