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乳腺癌歸為“乳巖”範疇。從中醫角度講,乳腺癌屬於癌毒內生,邪毒旁竄是其核心的病機,正氣內虛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內在根本原因;衝任失調是乳腺癌復發轉移的重要因素;而餘毒未盡是轉移發生的關鍵因素。因此,乳腺癌本虛在肝、脾、腎,尤以肝腎虛損為主;標實以氣滯、血瘀、痰濁為多。
乳腺癌在中醫治療上臨床可分為三型:一為局部晚期、二為局部或區域復發、三為伴有遠處轉移。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靶向治療及中醫藥治療是當今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對乳腺癌的治療策略是採用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療。目前的西醫治療在乳腺癌局部發病時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一旦出現遠處復發轉移,其治療效果就有明顯的下降。部分患者因病情或全身其他疾病不適合西醫治療,或因經濟能力不能承受、不能完成相應的西醫治療時,中醫的綜合調理,不但能緩解局部病痛,對於控制病情的進展,都具有明顯的效果。
中醫藥講究辨證論治,扶正與祛邪相結合,以扶正培本為主,祛邪抗癌為輔。優點在於能從整體出發,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此外,陸師認為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對於患者的不同體質,應採用不同的治療。針對晚期乳腺癌的病理特點及疾病發展的不同時期,綜合採用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等治法。扶正祛邪,扶助機體顧護正氣,貫穿於乳腺癌治療的全過程。又要重視扶正基礎上的祛邪,邪去方能正安。在經歷了手術、放化療之後,患者往往體質虛弱,全身氣陰虧虛,此時應偏重於扶正,使虛弱的體質儘快恢復,多用補益氣血、益氣養陰等治療原則,主要能從飲食、睡眠、二便等日常起居的問題上使患者逐漸恢復。待患者體力逐漸恢復正常後,要根據患者轉移的情況和部位,針對性地加入抗腫瘤的藥物,達到攻毒的目的。在此期間,要注意定期進行患者的相關部位的檢查,瞭解病情的控制情況,同時也勿忘定期複查肝腎功能,以免肝腎損傷。當遠處轉移的病情逐漸趨於穩定時,應偏於扶正祛邪相結合,延長無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扶正藥,一則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機體免疫狀態及機體對外界惡性刺激的抵抗力,有利於消除或控制復發轉移;二則可調整機體神經,內分泌,體液的調節功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及機體內外相對平衡性;三則可保護骨髓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改善血象,對放、化療有減毒增效之功,提高放、化療完成率,控制癌腫復發轉移;四則有直接反突變,抗癌,抑癌作用;五則可提高手術效果,改善體質,促進康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六則可治療癌前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