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肛指檢查列為中醫廣義四診觸診之一併與臨床症型相結合,對於指導臨床分型辨證的意義逐漸被認識
諸如溼熱瘀滯型除了典型的小便黃赤,尿道滴白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外;前列腺指診:腺體飽滿,按摩時大量粘稠前列腺液流出,按後腺體鬆弛。
氣滯血瘀型前列腺指診:腺體飽滿,質地偏中,可捫及結節,按摩時少量粘稠前列腺液流出,按腺體有輕壓痛。
腎虛挾瘀型前列腺指診:按摩前列腺手感鬆弛,或小,按後很少有前列腺液流出。
寒凝肝脈型前列腺指診:前列腺萎縮、平陷或硬化,前列腺液多不易取出。
以此觸類旁通,頗有感悟中西結合,略有收穫。
前列腺肛指的中醫辨證分型
發布於 2023-02-01 20:57
前列腺肛指的中醫辨證分型相關文章
營衛不和型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大多屬營衛不和型,表現為素體衛外不同,營衛失和。治宜調和營衛、祛風止癢。方用桂枝湯加味,處方:桂枝、白芍、大棗、炙甘草、生薑、當歸、生黃芪、白鮮皮、地膚子、防風、荊芥。湯劑酌加白鮮皮、白蒺藜、鉤藤等祛風止癢之藥即可,療效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風止癢兼健脾除溼方,如:荊防湯合四君子湯加減,同時還應配合飲食禁忌,宜清淡飲食,忌食辛辣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胃腸誘發
發布於 2023-08-13 22:05
0評論
蕁麻疹以皮膚瘙癢性風團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在中醫上蕁麻疹屬於隱疹範疇,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根據蕁麻疹的起病緩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不同類型,採用不同中藥複方治療,療效較好。
營衛不和型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大多屬營衛不和型,表現為素體衛外不同,營衛失和。治宜調和營衛、祛風止癢。方用桂枝湯加味,處方:桂枝、白芍、大棗、炙甘草、生薑、當歸、生黃芪、白鮮皮、地膚子、防風、荊芥。湯劑酌加白
發布於 2024-12-24 01:47
0評論
概述
最近自己的臀部有些脹痛,經常性的坐久了腿腳發麻,腰部也出現了一些放射性的疼痛,自己分不清楚是不是患了職業病中的腰椎病,中醫上對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一向都有比較獨到的方法,但是除了治療方法外,這種疾病在中醫上還分為幾種辯證分型。本次就讓我們針對各種分型來具體介紹一下各型的病狀特徵。那麼我想知道腰椎病的中醫辨證分型。
步驟/方法:
1、
患者一定要注意首先要說的是氣滯血瘀型和風寒阻絡。前者主
發布於 2022-10-26 03:11
0評論
1、邪熱內結
症狀:惡寒發熱,咳嗽胸痛,無汗,噁心嘔吐,腹痛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宣肺通俯,清瀉熱結。
組方:瓜蔞30克,生石膏45克,大黃5克,知母15克,蒼朮10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前胡10克,柴胡10克,蘆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2、痰熱雍肺
症狀:壯熱不退,惡寒,午後更甚,咳嗽急促,痰稠量少,胸脅竄痛,咳嗽尤甚,口乾苦,不飲食,小便黃澀,大便乾燥,舌紅苔黃白較厚,
發布於 2023-04-07 20:35
0評論
1、邪熱內結
症狀:惡寒發熱,咳嗽胸痛,無汗,噁心嘔吐,腹痛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宣肺通俯,清瀉熱結。
組方:瓜蔞30克,生石膏45克,大黃5克,知母15克,蒼朮10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前胡10克,柴胡10克,蘆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2、痰熱雍肺
症狀:壯熱不退,惡寒,午後更甚,咳嗽急促,痰稠量少,胸脅竄痛,咳嗽尤甚,口乾苦,不飲食,小便黃澀,大便乾燥,舌紅苔黃白較厚,
發布於 2023-04-21 04:40
0評論
子宮肌瘤的常見症狀一:月經白帶改變
根據本病血氣失調的特點,治療時應辨清在氣、在血,新病還是久病的不同。病在氣則理氣行滯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則活血破瘀散結為主,佐以理氣。新病正氣尚盛,可攻可破;久病正衰,宜攻補兼施,大凡攻伐,宜“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倘若石瘕,藥力不足以克伐,當以西醫手術之法,先祛實邪,再行補益,當為上舉。
對本病的治療,可採用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兩種,新病
發布於 2023-02-12 17:07
0評論
前列腺炎是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原因較多。中醫將慢性前列腺炎辨證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以下小編一一為大家介紹。
溼熱下注證
為慢性前列腺炎的重度症狀,一般表現為小便短赤、混濁,尿頻尿急。尿道澀痛或灼熱疼痛.少腹及會陰部脹痛,大便秘結,尿道口滴白量多、口中幹苦而粘,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腎陽虧虛證
患者局部症見尿頻質清,尿道滴白,腰骶疼痛,形寒肢冷,小腹或會陰部、睪丸、精索等處脹痛有冷
發布於 2024-12-20 18:04
0評論
肝經風熱:黑睛猝起灰白色星點散翳,抱輪微紅,有畏光流淚,疼痛,熒光素染色陽性。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解毒,
方用:銀花30g,連翹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當歸10g,防風10g,羌活10g,荊芥10g,薄荷(後下)10g,川芎10g,生甘草10g。肝膽火熾:黑睛星點密集,成樹枝狀或地圖狀,抱輪紅赤較顯著,有畏光,流淚,疼痛。熒光素染色陽性。可兼見頭痛,口苦,便結,苔黃,脈弦
發布於 2024-02-15 00:05
0評論
1、腎虛型
帶下白帶稀薄色淡,腰痠肢軟,畏寒便溏,舌質淡白。可選用中藥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藥、茯苓、牡蠣等組方,遵照醫囑劑量加水煎服,每日1劑。對於經久不愈的腎虛型帶下者,也可以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每日劑量15克,分2次服用,具有補虛健體的輔助治療功效。
2、脾虛型
帶下色白、無臭味,患者少氣乏力,食慾減退,大便溏薄,下肢輕度浮腫,舌苔白。宜採用健脾化溼的中藥治療,常給予含有黨參、山藥、茯苓、
發布於 2024-09-01 08:40
0評論
可以用去腐生肌中藥(紅粉、當歸、白芷、甘草、硃砂、麻油、芒硝、地榆、地龍、紅花、旱蓮草、五倍子、川穹。
手術後的治療:中藥燻洗,選用中醫科配置中藥煎劑。藥物組成:荊芥15g、金銀花30g、防風12g、連翹30g、苦參20g、馬齒筧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蘇木30g、生甘草10g。將以上藥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趁熱燻蒸10分鐘,待藥液溫熱後,將創傷完全浸泡,坐浴15分鐘,徹
發布於 2023-04-27 11:5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