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可進入血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引起早產。在死亡嬰兒中有2/3是早產兒,其中18%的早產是孕母牙齦疾病引起的。另據有關資料分析,母親牙齦疾病感染胎兒,會使胎兒患先天性心臟病,還可能影響嬰兒的大腦發育。此外,口腔慢性炎症及各種長期的機械性刺激,例如殘留的牙根、鑲得不好的假牙、牙槽突的銳緣以及牙石等,可使孕婦的牙床長出一個腫物“妊娠瘤”。雖然它是一種良性腫瘤,但畢竟會給人帶來異物感。多數孕婦分娩後會逐漸縮小,個別人仍不消退,應到醫院及時診治。牙齦疾病叭較嚴重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和中風,尤其是孕婦,罹患這些疾病還能增加難產的幾率。
懷孕後一旦牙病急性發作,由於孕期特殊的身體條件所限制,有些重度牙病常常很難在孕期得到完善的治療;另外,不恰當的治療和因疼痛所造成的精神緊張在孕早期和孕晚期還有可能造成流產和早產,甚至導致胎兒畸形。
孕期口腔疾病不但會影響孕婦的進食、睡眠,使其焦慮,還會導致關節炎、腎病、眼病等其他全身疾病。同時,牙病會影響孕婦的進食,如果營養攝入不足就會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而胎兒的牙齒在懷孕6周時就開始發育,在此期間如果母親缺鈣,會導致胎兒出現一些不可逆的改變,如牙齒鈣化不全、釉質發育不全、錯合畸形、唇顎裂、出生後易患齲齒等。另外,口腔病灶中細菌所產生的毒素有可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通過胎盤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導致畸形。
研究人員認為,患有牙周炎會使孕婦的免疫系統作出反應,這可能誘發子宮收縮,引發早產。因此,婦女在懷孕前最好做牙科檢查,發現牙病及早治療,治癒以後再懷孕。
如果孕婦孕後發現有牙病,孕期最佳的口腔疾病治療時機是懷孕4至6個月期間。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線是預防口腔疾病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有效刷牙可以去除口腔內70%的菌斑,還有30%滯留於牙間隙,需要通過使用牙線來去除。孕期少吃甜食和黏性大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減少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
另一方面,有些用於消毒的藥物已被證明具有致畸作用,牙齒治療過程中疼痛對孕婦的刺激在懷孕初期易誘發流產,懷孕晚期易發生早產。因此,孕婦治療牙齒應慎重,特別是懷孕後頭三個月和最後三個月。最好選擇懷孕前治療牙病。據估計,80%的孕婦有牙疼、牙齦出血等牙科併發症。如果懷孕之前治療牙病,懷孕期間就不會遭受牙病之苦了。還有,懷孕期間應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注意飲食多樣化,不僅有利於優生優育,也對婦女自身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