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膏”招有竅門
“即使是適合進食滋補膏方的人群,在服用過程中也應注意一些小竅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主任陳瑞芳教授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一: 進食膏方前需“開路”
所謂的“開路”是指在服用膏方前,先由醫師詳細詢問病史,辨證分析,給予處方,在正式服用膏方前,以湯劑的形式服用,並觀察服藥後的反應,為開好膏方作準備。
因為膏方大多為滋膩之品,進食膏方給胃腸帶來極大的負擔,有些人需要在進食膏方前利用中藥調理脾胃功能,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以使膏方更好被吸收;體內有宿痰、舊瘀及痰溼等舊患的人需在進補膏方前清除舊患,防止閉門留寇。另一方面,體質過虛患者未經“開路”易出現虛不受補,得不償失。
建議二: 膏方雖好,食宜適量
“膏方雖然屬於補藥,但也並非多多益善。”陳瑞芳稱,臨床上發現有人進食過多膏方甚至引起脾胃疾病。她認為,所有膏方的服用都應根據膏方的性質、疾病的輕重以及個人體質的強弱等情況決定。
一般來說,以毒性較大、峻猛之藥製成的膏方用量宜小,而以平和之性的藥物製成的膏方用量可稍大,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湯匙1匙為準(約合10~15毫升);老年人的用藥量應小於壯年;體質強的人用量可稍大,體質弱的人用量則應偏小;婦女用藥量一般應小於男子,而且婦女在經期、孕期及產後,又應小於平時,但主要仍須從病情等各方面作全面考慮。
建議三: 同款膏方不宜長期服食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個人的生理還是病理情況,總是在不斷變化著。進食膏方一段時間之後,個體的體質或疾病會發生改變,原先的膏方就不再適合服用,需要重新辨證後再確立新的膏方進補方案。另外,季節變化也同樣影響膏方的服用,如秋天的膏方主要以平補為主,以潤為先;入冬後則以溫補為主。
因此,建議服用者最好隔一個月左右到醫院複診一次,看有無需要重新調整補方。
建議四: 服用禁忌不能不知
服用膏方時,如果不懂避開禁忌,不但會影響效果,甚至可能加重不適症狀。如:在服用含有人參、黃芪等補氣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蔔。膏方一般也不宜用茶水衝飲,因為茶葉能解藥性,同樣影響療效。另外,陰虛火旺者在服用膏方期間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遇感冒發熱、傷食腹瀉等,則應暫停服食,以免加重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