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小腸氣,一哭鬧就掉出來,所以他一哭我們就抱起來了。”這是一位媽媽在向我敘述病史。她2歲多的兒子在診室走路,搖搖晃晃還很不穩。還有一位5年級的小學生,4歲時發現腹股溝疝,至今沒上過一節體育課。
那疝氣寶寶到底能不能運動呢?
我們知道小兒腹股溝疝的原因是由於“鞘狀突”沒有閉鎖。這就類似一個袋子,口子沒有扎住,小腸掉了進去。因此腹股溝疝是否癒合,就看這個袋子的口子能不能自己閉合。書本上說小於1歲的寶寶腹股溝疝有自己癒合的可能,可惜臨床上發現這種自愈的比例很低,而且多數是半歲以內的小寶寶。
既然大於6個月的寶寶腹股溝疝沒法自己癒合,那限制寶寶運動顯然是沒有依據的。
家長們會說不讓寶寶運動是怕疝氣掉下來卡住,也就是醫生說的嵌頓疝。那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寶寶的腹壁組織很柔軟,彈性很好,疝氣容易凸出,但是卻不容易嵌頓。其次嵌頓疝的發生多見於突然的腹內壓力增高,比如咳嗽、打噴嚏、用力屏氣的時候,而這些顯然不是家長能防備的。
因此限制寶寶運動也不能減少嵌頓疝的風險。
“2抬4翻6會坐,7滾8爬週會走”這是一歲以內的寶寶運動發育規律。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寶寶以後的運動能力將可能受到影響。等到再大一點直到青春期,限制孩子的運動將影響孩子的體形、體格和體質,甚至對終生的健康都造成影響。那就“因小失大”了。
雖然一些的疝氣可以先臨床觀察,但是一旦疝氣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活動能力,那就應該積極治療了,這也是疝氣最主要的危害。
對於一些比較穩定的小兒腹股溝疝,可以在密切的觀察下,暫時不開刀。不過我的建議是最遲在小學前手術治癒。這些寶寶的家長都應該學會手法回納疝氣的方法,當疝氣凸出時,第一時間及時回納。
隨著醫學發展,如今腹股溝疝一天就可以治癒。家長切勿因為小小的疾病而影響孩子終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