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78歲高齡的老人因噁心、嘔吐,同時伴有右上腹疼痛而被送醫院急診。由於他過去有慢性胃腸炎,家屬就將其送到腸道門診就診。醫生髮現病人右上腹疼痛,大便化驗及血常規無異常,但有心率快、血壓低等循環衰竭的表現,這些症狀難以用胃腸炎來解釋,進一步做心電圖檢查,結果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幸搶救及時,病人才轉危為安。
目前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向讀者介紹特殊類型心肌梗死的確有必要。
許多人都知道心肌梗死的特徵是心前區劇烈絞痛,持續時間長,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不能緩解,病人大汗淋漓並有死亡恐懼感,但對以胃腸道症狀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卻知者不多。這種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在臨床上稱為“胃腸型急性心肌梗死”,約佔急性心肌梗死的5.23%,上面所述的病例就是典型的胃腸型急性心肌梗死。
為甚麼急性心肌梗死會以胃腸道症狀為主、無心前區絞痛呢?因為胃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是心臟下壁的心肌梗死,由於心臟下壁貼近膈肌,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使膈神經受刺激而出現胃腸道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還可以引起腸繫膜動脈供血不足導致腹痛等,刺激迷走神經時還會使病人產生上腹疼痛,掩蓋了心前區疼痛。這種以“胃腸道症狀”為主的不典型病人很容易被誤診為急腹症或胃腸炎而延誤搶救時機。
因此在臨床上如遇到原因不明的噁心、嘔吐、上腹疼痛等消化道症狀,又難以用腸胃或膽道疼痛解釋的病人,特別是老年人或過去有冠心病心絞痛病史的病人,應特別警惕胃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最簡單的鑑別方法就是做心電圖檢查,若發現異常的Q波及ST段抬高等異常表現,就可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而迅速進行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