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純性甲溝炎
常見於手指,從事餐飲、洗滌等工作的人易患,通常外用金黃膏、魚石脂、酒精浸泡等方法,多數在1周內痊癒。
2)單純性嵌甲
大多數位於足部第一趾,趾甲前端的一個角或兩個角刺入甲溝深處,長不出來,每隔2周—1月,足趾就會有脹痛感,不小心碰到就有鑽心的劇痛,用小剪刀剪掉角刺後,脹痛感就立即消除。這種類型的人數眾多,到醫院治療,醫生說這不是病;到修腳場所又不放心,所以大部分人處於無可奈何的狀態。假如長時間行走或不記得修剪,足趾就可能腫脹發紅,甚至在甲溝處出現滲液和肉芽樣組織,這時已經轉化成甲溝炎。
3)嵌甲性甲溝炎
這種類型就是困擾全國眾多患者的“難治之病”。當足趾甲溝存在炎症超過3周後,就要考慮是由於嵌甲所致,通常只有治癒了嵌甲,甲溝炎才能痊癒。而嵌甲治療並非易事,國內醫學界通常採用拔甲術,但趾甲拔掉後,長出來大約有70%還是原樣,本人在臨床上曾遇到拔甲13次的患者;修腳界則統統採用“修治”,的確可以暫時幫患者解除痛苦,但過了一個月還要來,越修就越深,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要不停地修腳,正因為這樣,在全國各地造就了許多“一把刀”。趾甲的生長方向沒有改變,那麼根治嵌甲幾乎是不可能的。
4)黴菌性甲溝炎
常與手足癬並存,以念珠菌甲溝炎多見,表現為甲溝處潮紅,輕微腫脹疼痛,時常有少許滲液,趾甲色澤常有變化,民間稱為“灰趾甲”。這種類型的甲溝炎治療起來也較麻煩,往往需要數月才能痊癒,殺滅真菌是治療的關鍵。
5)黴菌性嵌甲性甲溝炎
也就是說,“灰趾甲”、嵌甲、甲溝炎三者同時存在。這樣的話治療難度就會升級。但萬物是相生相剋的,本人在臨床中發現,灰趾甲和嵌甲似乎存在相互對抗的關係,按理說三者並存會達到最嚴重狀態,然後有些嵌甲患者在感染上黴菌後,症狀反而減輕了,究其原因,原來黴菌有“吃趾甲”的特性,可趾甲感染黴菌後,趾甲前端會出現粉末,這樣就難以形成一個“角刺”,患者反倒沒有疼痛感了,真是“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