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有一種息肉的根部附著於子宮頸口或宮頸管內,是宮頸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並外突於宮頸外口而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被一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含有宮頸腺體,間質內有豐富的微血管及疏鬆的結締組織,並伴有炎細胞浸潤。這種息肉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在1釐米以下,外觀如舌形,顏色鮮紅,質地柔軟且脆,易出血,蒂細長。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於宮頸陰道部,表面為復層鱗狀上皮覆蓋,間質內含纖維結締組織。這種息肉位置表淺,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
一般情況下,女性患宮頸息肉並沒有甚麼不適症狀,有時含有白帶增多,或白帶中夾血絲,或出現同房出血。如果發現上述情況,患者應到醫院就診。許多患者的宮頸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婦科檢查時被發現的。
宮頸息肉是慢性炎症的結果,而息肉增大,由於性交以及炎症的反覆刺激,以致發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這時宮頸息肉為病之本,而赤帶為病之標。故在治療中,應以手術摘除息肉為主,同時配合中藥治療。但在手術摘除息肉後,炎症病灶並未根除,仍有復發的可能,此時應以中藥內服,外治以消除症狀為本,這樣將會收到更好的療效。由於宮頸息肉是以分泌物增多,呈血性分泌物為主要表現,故在中醫學多屬於"赤帶"範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
中醫認為,赤帶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溼熱之邪侵犯下焦,傷及血分所致,病程延久又會損傷腎陰,從而形成了溼熱兼有陰虛的病理特點。因此,在治療赤帶時,就將它分為溼熱下注、陰虛溫熱兩種證候類型(前者為實證,後者為虛證)進行辨證施治。這兩種證候的共同表現是:陰道分泌赤色粘液,似血非血,綿綿不斷,伴有小腹隱痛。不同的是:屬於實證的赤帶量多,質稠,小腹脹痛,煩躁易怒,便秘尿黃,舌苔黃膩;屬於虛證的赤帶量少,質略稀,小腹隱痛,腰骶酸墜,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苔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