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8 23:56

  1、甚麼是麻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後已控制了大流行。

  2、抗原性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體,分類上屬於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麻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以皮丘疹、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為特徵。若無併發症,愈後良好。我國自60年代初應用減毒活疫苗以來,兒童的發病率顯著下降。但在發展中國家仍是兒童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天花滅絕後,WHO已將麻疹列為計劃消滅的傳染病之一。另外發現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ts,SSPE)與麻疹病毒有關。麻疹病毒直徑只有100~250納米(1納米=0.000001毫米)。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不算強,對乾燥、日光、高溫和一般消毒劑都沒有抵抗力。在陽光下或空氣流通環境中半小時就失去活力;在室溫下僅存活2小時,56℃時30分鐘即被破壞。能耐寒不怕凍,4℃可存活5個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總是冬春季節出來發作。麻疹病毒抗原性較穩定,只有一個血清型,但近年來的研究證明,麻疹病毒抗原也有小的變異。根據核苷酸序列不同,世界上流行株可分為8個不同的基因組,15個基因型。

  3、抵抗力

  病毒抵抗力較弱,加熱56℃30分鐘和一般消毒劑都能使其滅活,對日光及紫外線敏感。

  4、致病性

  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儲存宿主是人。急性期患者是傳染源,患者在出疹前6天至出疹後3天有傳染性。通過飛沫傳播,也可經用具、玩具或密切接觸傳播。麻疹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後幾乎全部發病。發病的潛伏期為9~12天。由於CD46是麻疹病毒受體,因此具有CD46的大多組織細胞均可為麻疹病毒感染的靶細胞。經呼吸道進入的病毒首先與呼吸道上皮細胞受體結合並在其中增殖,繼之侵入淋巴結增殖,然後入血(在白細胞內增殖良好),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到達全身淋巴組織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時開始發熱,繼之由於病毒在結膜、鼻咽粘膜和呼吸道粘膜等處增殖而出現上呼吸道卡他症狀。病毒也在真皮層內增殖,口腔兩頰內側粘膜出現中心灰白、周圍紅色的Koplik斑,3天后出現特徵性皮疹,皮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產生超敏反應。一般患兒皮疹出齊24小時後,體溫開始下降,呼吸道症狀一週左右消退,皮疹變暗,有色素沉著。有些年幼體弱的患兒,易併發細菌性感染,如繼發性支氣管炎、中耳炎,尤其易患細菌性肺炎,這是麻疹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約有0.1%的患者發生腦脊髓炎,它是一種遲髮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常於病癒1周後發生,呈典型的脫髓鞘病理學改變及明顯的淋巴細胞浸潤,常留有永久性後遺症,病死率為15%。免疫缺陷兒童感染麻疹病毒,常無皮疹,但可發生嚴重致死性麻疹鉅細胞肺炎。百萬分之一麻疹患者在其恢復後若干年,多在學齡期前出現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SSPE屬急性感染的遲發併發症,表現為漸進性大腦衰退,1~2年內死亡。經研究發現,患者血清及腦脊液中雖有高效價的IgG或IgM抗麻疹病毒抗體,但是用這些抗體很難分離出麻疹病毒。現認為腦組織中的病毒為麻疹缺陷病毒,由於在腦細胞內病毒M基因變異而缺乏合成麻疹病毒M蛋白的能力,從而影響病毒的裝配、出芽及釋放。因此,將SSPE屍檢腦組織細胞與對麻疹病毒敏感細胞(如HeLa、Vero等)共同培養,可分離出麻疹病毒。

  5、微生物學檢查法

  典型麻疹病例無需實驗室檢查,根據臨床症狀即可診斷。對輕症和不典型病例則需做微生物學檢查以求確診。由於病毒分離鑑定方法複雜而且費時,至少需2~3周,因此多用血清學診斷。

  (1)病毒分離

  取患者發病早期的血液、咽洗液或咽拭子經抗生素處理後,接種於人胚腎、猴腎或人羊膜細胞中培養。病毒增殖緩慢,經7~10d可出現典型CPE,即有多核鉅細胞、胞內和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再以免疫熒光技術確認接種培養物中的麻疹病毒抗原。

  (2)血清學診斷

  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常進行HI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也可採用CF試驗或中和試驗。當抗體滴度增高4倍以上即可輔助臨床診斷。除此之外,也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或ELISA檢測IgM抗體。

  (3)快速診斷

  用熒光標記抗體檢查患者卡他期咽漱液中的粘膜細胞有無麻疹病毒抗原。用核酸分子雜交技術也可檢測細胞內的病毒核酸。

  6、傳播特點

  傳播快速,任何沒患過麻疹又沒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易感人群),只要跟正在患麻疹的病人見上一面,就會被感染。因為麻疹病毒就在麻疹病人的眼淚、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與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均發病,麻疹病毒外號就叫“見面傳”。以往每隔2~3年一次暴發流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7、麻疹分期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那是麻疹病毒在鼻咽局部黏膜快速繁殖,同時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又稱:疹前期,實際上是麻疹病毒大量進入血液循環的階段,一般為3~4天。病人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中度以上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其他症狀,眼部特殊症狀: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汪汪、羞明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再加上口腔頰黏膜上的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的柯氏(Koplik)斑,對早期識別麻疹病毒十分有利,可惜往往被醫生忽略;此時傳染性最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呼吸科陳吉泉

  (3)出疹期

  多在發熱後3~4天,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並出現皮疹,紅色斑丘疹始見於耳後、頸部,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這是麻疹病毒與人體免疫激戰階段,高熱可導致患兒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後消失。

  (4)恢復期

  出疹3~4天后,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8、免疫性

  麻疹病後人體可獲得終生免疫力,主要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細胞免疫起主要作用。感染後產生的抗HA抗體和HL抗體均有中和病毒作用,而且HL抗體還能阻止病毒在細胞間擴散,感染初期以IgM為主,而後以IgG1和IgG4為主。細胞免疫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如免疫球蛋白缺陷的人患麻疹能夠痊癒,並且抵抗再感染;而細胞免疫缺陷的人感染麻疹則極其嚴重,這表明細胞免疫在機體恢復中起主導作用。在出疹初期末稍血中可檢出特異的殺傷性T細胞。6個月內的嬰兒因從母體獲得IgG抗體,故不易感染,但隨著年齡增長,抗體逐漸消失,自身免疫尚不健全,易感性也隨之增加。故麻疹多見於6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

  一般說來,麻疹病毒鬥不過人體的免疫系統,多數以失敗告終,而且人體獲得的免疫力,足以終生讓麻疹病毒不敢再犯。

  麻疹病毒是藉助繼發性肺炎、喉炎、心肌炎這些幫兇來殺害病兒的。每每是麻疹病毒打頭陣,拼命廝殺,雖然敗下陣來,人的免疫大軍也受到極大損害,這時麻疹病毒的幫兇一擁而上,病兒常被麻疹後肺炎、喉炎奪去生命。

  9、防治原則:

  預防麻疹的主要措施是隔離患者;對兒童進行人工主動免疫,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1)目前國內外普遍實行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使麻疹發病率大幅度下降。麻疹疫苗,全稱叫麻疹減毒活疫苗。 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後,已控制了大流行。但多年觀察發現,麻疹疫苗並不十分完美,它所產生的免疫力並不能持續終生,而人類對疫苗的使用很不規範,許多人不知道需要強化免疫。計劃免疫要求,麻疹疫苗8個月初種,1歲半複種,6~7歲再次複種。但不少人就是忘記了第二、第三次強化。就是說麻疹病毒依然有機可乘。那些漏種疫苗的孩子,仍然是麻疹病毒襲擊的對象。

  正因為自然發生麻疹後和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力不同,目前30~40歲的青中年人,都是當年接種疫苗獲得免疫力的,沒有得過麻疹。他們的免疫力已逐年消耗殆盡,起不到保護作用,這便成了麻疹病毒的攻擊對象。某些大城市近年發生的麻疹病人中,成年人已經佔到50%甚至60%以上;而且成人麻疹的病情嚴重,死亡率高。我國規定,初次免疫為8月齡,1年後及學齡前再加強免疫。這種疫苗皮下注射,陽轉率可達90%以上,副作用小,免疫力可持續10年左右。

  (2)對未注射過疫苗又與麻疹患兒接觸的易感兒童,可在接觸後的5天內肌注健康成人全血、麻疹恢復期人血清或丙種球蛋白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10、病毒的弱點:

       人類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這是麻疹病毒的弱點。至今還沒找到麻疹病毒可以寄生的禽畜動物宿主,只能在人與人之間傳來傳去保存。麻疹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又太弱,一旦有一天人類有辦法把麻疹病毒在人體內消滅,麻疹病毒就有種族滅絕的危險。

  天下麻疹一個型,也是麻疹病毒的弱點。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只有一個型號。這樣你在任何地方得過麻疹,有了免疫力,再到世界任何地方,那裡的麻疹病毒也奈何不了你啦。這種惟一毒型的病毒最容易被疫苗武器所殺滅,麻疹減毒活疫苗沒有持久的免疫力,如果再有更好的麻疹疫苗出現,或人類都能規範地接種現有疫苗,有規律地按時強化接種,麻疹病毒也就無空可鑽了。

  11、麻疹的預防:

  (1)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2)隔離患者。麻疹傳染力強,在流行期間,醫療防疫部門應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定期進行家庭訪視,做到“病人不出門,醫藥送上門”,直到出疹後5天。託兒所、幼兒園要設置臨時隔離室對患者進行隔離。對接觸者應進行隔離觀察2~3周;如無症狀,才能回班活動。麻疹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門窗通風20~30分鐘。醫護人員在接觸患者後應脫去外衣洗手,或在戶外活動20分鐘後再接近易感者。

  (3)麻疹流行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4)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5)自動免疫:8個月以上未患過麻疹者均應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後12天左右可產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較輕。

  (6)被動免疫:在麻疹流行期間,對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年幼、體弱易感者,在接觸患者5天以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可能免於患病或減輕病情。

麻疹的病因、臨床表現及防治相關文章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
發布於 2023-12-22 18:35
0評論
(1)潛伏期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①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③麻疹黏膜斑
發布於 2023-01-10 04:58
0評論
 由於麻疹疫苗的廣泛採用,近些年來不典型麻疹和輕型麻疹病例較多,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和防疫工作的及時性。為幫助大家掌握麻疹的診斷,衛生部特下發診斷標準試行。 1疑似病例:患者多為兒童有發熱、咽紅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及畏光、流淚、結合膜紅腫等急性結膜炎症狀。發熱4天左右,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與麻疹患者在14天前有接觸史。 2確診病例: ①在口腔頰粘膜處見到柯氏斑。 ②咽
發布於 2023-01-10 05:25
0評論
病因眼瞼有兩種腺體,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開口於毛囊;另一種靠近結膜面埋在瞼板裡的叫瞼板腺,開口於瞼緣。麥粒腫就是這兩種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引起麥粒腫的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臨床表現1.眼瞼皮膚侷限性紅、腫、熱、痛,鄰近球結膜水腫。2.當膿液侷限積聚時出現黃色膿頭,外麥粒腫發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現在皮膚面;內麥粒腫發生在瞼板腺,表現在結膜面,破潰排膿後疼痛緩解,紅腫消退。3.重者伴有耳
發布於 2024-07-20 05:17
0評論
第一,外界因素:咽喉炎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冬春季最為多見,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菸過度等,降低人體抗力,容易促其發病。 第二,職業因素:主要多發於嗓音工作者,如:教師、演員等。因長期多語言和演唱,可刺激咽部,引起慢性充血而致病。 第三,自身因素:咽喉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如貧血、消化不良、大便長期秘結、心臟病、支氣管炎、哮喘
發布於 2024-08-21 06:38
0評論
過去罕見妊娠期麻疹,由於實施計劃免疫後成人麻疹發病比例上升,妊娠期麻疹的發病比例較前也有相對增高,但總、的來看目前還是屬於少數。 臨床表現符合成人麻疹特點,症狀通常較重,且易引起流產、早產或死產,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麻疹的出疹期。國外報道了24例妊娠期麻疹,其中9例於極期分娩,6例是足月或接近足月產,2例是早產,均存活。但足月產的6個嬰兒中有3個於出生時及出生次日出麻疹,說明麻疹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傳給
發布於 2023-02-02 08:33
0評論
【瞭解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在兒童群體中發生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麻疹好發於冬春季節,其他季節也有散發病例發生。麻疹傳染性極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遍接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麻疹是可通過接種麻疹疫苗的來預防或消除的傳染病。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疫苗後,已控制了大流行。但近些年每年報告至少5萬例。【麻疹的流行特徵】吸入含有麻疹病毒的飛沫、和麻疹病人密切接觸,均可引起傳播。麻疹病人是唯一
發布於 2022-09-29 12:44
0評論
1.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 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①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
發布於 2023-12-22 18:42
0評論
1、典型麻疹潛伏期10日左右(6~18日),潛伏期長短與所接觸的病毒量及是哲接受過被動免疫製劑有關。典型麻疹臨床過程分3期。 (1)前驅期:從發熱至出疹3—4日。起病急,以發熱、咳嗽、流涕、流淚、眼結膜充血為主要症狀。於病程2~3日可見頰黏膜粗糙,上有數量不等的0.5~1mm直徑的灰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的黏膜斑(Koplik斑).多時可融合,對本病有早期診斷意義。黏膜斑2—3日內消先。 (2)出
發布於 2024-03-18 10:41
0評論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常併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併發症。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我國自1
發布於 2024-09-09 08:3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