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又稱瞼袋,是指下瞼部組織臃腫,呈袋狀垂掛。框內脂肪容量與下瞼支持性結構在正常情況下維持平衡狀態,當這種平衡由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或下瞼支持結構變薄弱而發生改變時,眶內脂肪突破下瞼的限制突出於眶外,即形成下瞼袋狀畸形。
臨床表現為下瞼皮膚鬆弛、堆積,眶內脂肪脫出垂掛呈袋狀,外眥位置下移,下瞼緣與眼球貼合不緊密,下瞼緣弧度增加,下淚點外移溢淚。它是人體開始老化的早期表現之一。眼袋常見於4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不論男女均可發生,它是人體開始老化的早期表現之一。
眼袋最容易和臥蠶混淆,以至於很多明明長的是臥蠶卻自卑自己長了個大眼袋;而明明長了個大眼袋的又沾沾自喜以為自己長了個醒目的臥蠶。臥蠶,古稱“淚堂”,也有稱眼臺,是在緊鄰睫毛下緣的一條寬約4~7mm的隆起,看起來就像一條蠶寶寶橫臥在下眼瞼邊緣,微笑或眯眼時更為明顯,由此常常被當作眼袋。其實,這並非是眼袋,而是因眼輪匝肌比較發達、局部肥厚而形成的,專業名稱叫“肌性眼袋”。很多影視明星都有臥蠶眼,使得他們看起來越發的靈動、深邃、誘惑或者有質感,為他們的演藝事業加分不少。
在這裡不得不驕傲一下我國語言的偉大,“臥蠶”這個稱謂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富有詩意。漂亮的“臥蠶眼”象徵著感情和事業的好運氣。按照古代面相學說,好的“臥蠶眼”散發自然的粉紅或黃潤光澤,而“臥蠶眼”豐潤的人可能會得到貴人相助,也會有桃花運。當然,從現代角度看,笑起來微微隆起的“臥蠶”會形成一條向上彎曲的弧線,感覺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