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你打算將胎盤如何處理呢?或者問直接一點,你會將胎盤吃掉嗎?
相信很多人會被這個問題噁心到或者嚇到。“天吶,吃胎盤,那不等於吃人肉嘛!太嚇人了!”相信會有人這麼說。是的,在婦產科實習時聽到有人會將胎盤吃掉這一說法時,我也是嚇一跳,感覺聞所未聞。
不過,現在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胎盤能吃的說法由來已久,據說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曾食童男童女,後發現胎盤長生之效尤勝童軀,始皇遂御命其為皇室養生之上品,後歷代君王均以胎盤養生延壽,現代不少人也將之視為大補之物,導致倒賣現象不絕。並且,據說歐美國家的人也會把女性產後胎盤吃掉,因為他們相信胎盤本身有很多營養素及荷爾蒙,若是產婦吃自己胎盤,還能防止產後憂鬱症。不敢直接吃胎盤的人,會選擇把胎盤脫水弄乾燥後,磨成粉做成膠囊吞下肚。早前,就有媒體報道,英國一名記者在妻子即將臨盆前,就在網誌上預告會把胎盤以特殊刺激的方式吃下肚,後來妻子順利生產後,他就把胎盤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變成“香蕉胎盤奶昔”,另一部分加上香料變成“胎盤墨西哥塔可餅”,把胎盤吃得一點也不剩。
胎盤功效真的這麼神奇?
在中藥裡,胎盤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名字,叫“紫河車”,依椐《本草綱目》記載:性溫無毒,具有溫腎、益經、補氣、養血等功效。治療男女虛勞,矢志恍惚。其乾燥製劑藥名為“紫河車”或“渾圓衣”,可用於治療子宮發育不全,女性不孕症,流產,早產等。因此,用胎盤提煉成的藥物(如胎盤組織液,胎盤素)來治療上述疾病是很多見的。
那麼,胎盤是怎麼形成的呢?
胎盤由羊膜、葉狀絨毛膜(也稱叢密絨毛膜)和底蛻膜構成。
1、羊膜
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是胎盤的最內層。羊膜是附著在絨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膜。羊膜光滑,無血管、神經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彈性。人類羊膜正常厚0.05mm。
2、葉狀絨毛膜
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佔妊娠胎盤的主要部分。胚胎髮育至13~21日時,胎盤的主要結構-絨毛逐漸形成。約在受精後第3周,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建立起胎兒胎盤循環。孕婦子宮螺旋動脈(也稱子宮胎盤動脈)穿過蛻膜板進入母體葉,母兒間的物質交換均在胎兒小葉的絨毛處進行,說明胎兒血液是經臍動脈直至絨毛毛細血管,經與絨毛間隙中的母血進行物質交換,兩者並不直接相通。絨毛組織結構:妊娠足月胎盤的絨毛滋養層主要由合體滋養細胞組成,細胞滋養細胞僅散在可見,滋養層的內層為基底膜,有胎盤屏障作用。
3、底蛻膜
構成胎盤的母體部分,佔妊娠足月胎盤很小部分。底蛻膜表面覆蓋一層來自固定絨毛的滋養層細胞與底蛻膜共同形成絨毛間隙的底,稱為蛻膜板,從此板向絨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蛻膜間隔,一般不超過胎盤全層厚度的2/3,將胎盤母體面分成肉眼可見的20個左右母體葉。
人胎盤的成分較複雜,包括蛋白質、干擾素、激素和各種酶,胎盤到底有無神奇的功效,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感染的胎盤臨床上卻不少見。國家藥監部門早就通過專家研究得出一致的結論:“由於胎盤來源,病毒檢測,病毒滅活,工藝與有效成分的關係等問題難以解決,新鮮胎盤製品不能作為中藥批准使用”。由此看來 ,食用胎盤最重要的問題是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中國藥典1990年版規定:“本品為健康人的乾燥胎盤。”其關鍵點在於健康。紫河車的炮製也是有講究的,需要將新鮮胎盤除去羊膜和臍帶,反覆沖洗至去淨血液,用花椒及黃酒進行蒸或置沸水中略煮的炮製法後,取出曬乾或烘乾方成。
但是,現實中,胎盤的加工有這麼講究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血淋淋的新生兒胎盤,經過簡單的沖洗、水燙、烘乾,研磨成粉後就製成膠囊出售……”,這是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看到的胎盤加工景象。這個加工作坊在醫院旁邊一個老舊的居民小區。屋內有幾位掩住口鼻、正在等待胎盤加工的顧客。狹小的一間廚房,各種炊具、雜物佔滿了灶臺。水池邊放著等待加工的胎盤,水池下的垃圾桶內鮮血淋漓。一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加工胎盤的第一步是沖洗胎盤,就在門口內側的洗手檯內進行。沖洗後,要把胎盤剪碎,用開水燙,再放到烘乾機裡烘乾。完全烘乾後就能研磨成粉、灌裝膠囊,整個過程一個半小時。記者調查發現,僅哈爾濱一知名婦產醫院附近,就有二十幾家胎盤加工作坊。他們普遍缺乏消毒設施,衛生條件較差,膠囊多為三無產品。這樣加工出來的胎盤膠囊,你敢吃嗎?反正我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