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乳腺檢查技術的提高,乳腺結節、乳腺腫塊、乳腺囊腫、乳腺佔位灶等等發現的越來越多,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能全用“現在的女性更容易生乳房疾病了”來解釋,還可能是現在的超聲機器太靈敏了,過去發現不了的疾病現在也能發現了。這是好事――可以在疾病比較早期就解決掉。可是,這種情況也對傳統的手術方式提出了挑戰。
發現了病灶就要處理,思路一般是這樣的:首先,是不是所有的病灶都需要切除;其次,對於那些不能觸及(手摸不到)的腫塊怎麼切?再次,多發的乳房腫塊怎麼切?
並不是所有的超聲發現的乳腺結節都需要切除。下面這些病灶一般需要手術治療:①實質性的腫塊(超聲提示“低迴聲”);②囊、實性混合性的病變(超聲提示“無回聲病灶內見低迴聲”);③病灶內或周圍見不規則血流信號;④超聲提示的BI-RADS 3類以上的其它病變。
有些病灶並不需要立即手術,比如①囊性病灶(超聲提示“無回聲”); ②個別擴張的乳腺導管(超聲提示“條索狀無回聲病灶”)。 ③脂肪瘤樣病灶。④增生樣結節,它們在超聲下經常表現為“豹紋樣”,每個花紋就像一個低迴聲病灶,沒有經驗的醫生會被迷惑。這裡特別要提到,很多患者超聲檢查結果上會提示既有小囊腫,又有小的實質性結節,而且都不算大,5mm左右,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手術,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因為有些小的囊腫囊液比較清亮、稀薄,就像水一樣,它們在超聲下就是“無回聲病灶”;而有些小的囊腫囊液比較混濁、稠厚,就像酸奶一樣,它們在超聲下可能就是“低迴聲病灶”,很多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和隨訪觀察囊液逐漸吸收,變成了“無回聲病灶”,就不必再考慮手術了。
在微創旋切技術沒有出現以前,對於那些摸不到的腫塊,手術前醫生會用超聲波進行病灶定位,然後用記號筆在皮膚上劃圈做標記。手術的時候,由標記處切進去,將這個地方的組織大塊切除。問題是,這些病灶根本摸不到,注射了局麻藥之後,就更加摸不清楚了。為了切除乾淨就不得不多切除一些,以免遺漏。所以這樣一來,會“殃及無辜”,創傷也就大了。對於多發性腫塊的患者,如果病灶比較集中還好,如果病灶比較分散,造成的創傷和皮膚上的瘢痕真的是讓人非常難以接受。
上世紀90年代,微創旋切技術作為活檢系統出現了。甚麼叫“活檢”?就是活體組織檢查,說通俗一點就是:在病人身上可能有病的地方切出一點組織做化驗,看看性質再做下一步處理。看到它的定義就可以知道,這個操作其實並不要求將病灶切乾淨,只要切出一部分就完成任務了。但是隨著操作技術的提高,微創旋切已經完全可以把那些大小合適的病灶完全切除乾淨了。換句話說,微創旋切目前不僅是活檢系統,也是治療系統。因為整個手術過程中,都是在超聲觀察引導下進行的,所以,微創旋切有傳統手術不具備的優點:切口小、取材準,創傷少,美觀好。
但是,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微創旋切”切不乾淨”,甚至有些所謂的乳腺專科醫生也有這個錯誤想法,還有意無意的將“復發”和“再發”的概念搞混淆,引導患者“開大口子切小腫塊”。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明確這兩個概念的區別。甚麼是“復發”?復發可以理解為手術沒有切除乾淨,術後過了一段時間原來的部位又長了出來。這個就是手術技能不過關造成的。甚麼是“再發”,再發可以理解為手術區域以外的部位長出來的新腫塊,這個和手術方式、技能沒有關係,而是和患者自身的體質有關係。如果想通過某種手術方式杜絕“復發”有可能,想杜絕“再發”不可能。所以說,如果腫塊“再發”了,不要怪罪到微創旋切的頭上啊!即使大塊切除也會“再發”的,除非將所有腺體組織切光,可誰會這樣做呢?
微創旋切手術雖然是個好技術,卻也不是每個病人都適用。下面這樣的病人就不適合或者不太適合微創旋切手術。①腫塊位於乳頭後方。因為手術可能會切斷大乳管,影響哺乳功能,這種位置的腫塊還是採用乳暈切口的傳統術式更好,傷口也是很美觀的。
② 超聲發現病灶旁邊有大血管穿過,因為旋切可能導致明顯出血使手術不能完成或使復發機會增加。③腫塊比較大。如果腫塊的最長徑線超過2cm,因為微創旋切刀的刀槽長2cm,比這個長的腫塊就會剩下一些。當然,醫生可以選擇和最長徑線垂直的方向放置旋切刀,這樣也可以切除乾淨。但如果腫塊的每一個徑線都超過2cm,您還是選擇傳統手術方式比較好。④術前高度懷疑惡性腫瘤,患者要求傳統手術並立即獲得病理結果。⑤乳頭溢液的患者,因為要切除整根病變導管及其腺體組織,不能選擇微創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