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尿控將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症候群統稱為膀胱過度活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沒有明確的病因,尿動力學表現上主要是逼尿肌過度活動(Detrusor instability, or detrusor overactivity),也可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礙。一般來說,在實際診療中遇到求診這種病的病人還比較少,以個人的經驗看,與患上膀胱結石、急慢性膀胱炎的病人比起來,OAB的求治病人比較少,大多數人可能都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老年病,其實不然。近年來,中年人患有此病症的也不在少數。數據顯示,英國每6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有OAB,美國成年人患有OAB的比例是16.6%,我國患有OAB的人群也不在少數。
從診斷方法上看,OAB的診斷本身並不簡單,因為OAB雖然是一個獨立的症候群,但在臨床上,常常繼發或伴發於其它疾病,很容易就被忽視。OABSS的出現讓OAB的診斷變得“有法可依”了,在這裡鄭重推薦一下
根據這份對患者的調查問卷,再基於OABSS量表,當問題3的得分在2分以上,且整個OABSS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診斷為OAB患者。
OABSS對OAB嚴重程度的定量標準為:
得分≤5,輕度OAB
6≤得分≤11, 中度OAB
得分≥12, 重度OAB。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尿急是OAB的核心症狀,無尿急這一主訴不能確診OAB。
診治方法上,個人覺得七步法是很有用的。在這裡大概羅列一下:
第一步 根據病史和24小時排尿卡,首先排除或診斷尿量異常增多引起的尿頻。
第二步 根據有無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排除或診斷神經源性OAB。
第三步 根據尿液/前列腺液的檢查,排除或診斷炎症刺激引起的OAB。
第四步 根據B超/肛指檢查,排除或診斷梗阻/異物刺激引起的OAB。
第五步 根據KUB+IVP和膀胱鏡檢查,排除或診斷因膀胱容量小引起的OAB。
第六步 有無焦慮症或心理上的疾病,排除或診斷精神因素引起的OAB。
第七步 經過各項檢查仍無明顯病因,診斷為特發性OAB。
治療OAB總的原則:是去除原發病,改善症狀。對於尿量異常增多引起的OAB以適當控制飲水量和控制原發病為主;對於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膀胱腫瘤、結石等繼發性OAB則是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使用抗OAB藥物以緩解症狀;對於結核性小膀胱且尿道無狹窄者可行膀胱擴大術治療;對於間質性膀胱炎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口服藥物、膀胱灌注、膀胱水擴張、骶神經電刺激以及尿流改道等;對於神經源性OAB和特發性OAB首選治療是膀胱訓練和藥物治療(托特羅定等),二線治療是膀胱灌注、骶神經電刺激以及尿流改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