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4 14:15

  1.心神不安,驚悸失眠。該品質重能鎮,有安神之功效,用治心神不安,驚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常與龍骨相須為用,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亦可配伍硃砂、琥珀、酸棗仁等安神之品。2.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該品鹹寒質重,入肝經,有平肝潛陽,益陰之功。用治水不涵木,陰虛陽亢,頭目眩暈,煩躁不安,耳鳴者,常與龍骨、龜甲、白芍等同用,

  牡蠣如鎮肝息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亦治熱病日久,灼爍真陰,虛風內動,四肢抽搐之症,常與生地黃、龜甲、鱉甲等養陰、息風止痙藥配伍,如大定風珠(《溫病條辨》)。3.痰核,瘰癧,癭瘤,症瘕積聚。該品味鹹,軟堅散結。用治痰火鬱結之痰核,瘰癧,癭瘤等,常與浙貝母、玄參等配伍,如消瘰丸(《醫學心悟》);用治氣滯血瘀的症瘕積聚,常與鱉甲、丹參、莪術等同用。4.滑脫諸證。該品煅後有與煅龍骨相似的收斂固澀作用,通過不同配伍可治療自汗,盜汗,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崩漏,帶下等滑脫之證。用治自汗,盜汗,常與麻黃根、浮小麥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亦可用牡蠣粉撲撒汗處,有止汗作用;治腎虛遺精,滑精,常與沙苑子、龍骨、芡實等配伍,如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治尿頻,遺尿可與桑螵蛸、金櫻子、益智仁、龍骨等同用;治療崩漏,帶下證,又常與海螵蛸、山茱萸、山藥、龍骨等配伍。此外,煅牡蠣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與烏賊骨、浙貝母共為細末,內服取效。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幹撒或調敷。

牡蠣有甚麼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1.鎮肝息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治肝陽上亢,氣血上逆之類中風。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角漸形歪斜;甚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原,脈弦長有力。懷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生龜板15g,生杭芍15g,玄參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麥牙6g,茵陳6g,甘草4.5g。水煎服。方中牡蠣質重性
發布於 2023-10-01 09:03
0評論
烏梅1.用於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症。常與罌嬰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一服散。2.用於乾咳無痰,急、慢性咽喉炎。烏梅一個,洗淨含服,上、下午各一次。3.用於久瀉,久痢。烏梅又能澀腸止瀉痢。治久瀉、久痢者,常與罌嬰殼、訶子等同用,如《症治準繩》固腸丸。或烏梅炭15克,搗碎後水煎服,每天三次。4.用於蛔厥腹痛,嘔吐。蛔蟲得酸則伏,烏梅極酸,具有安蛔
發布於 2023-02-26 02:47
0評論
麻醉醫生的工作很多普通大眾並不是很瞭解,只是簡單的認為麻醉醫生就是在手術前打一針麻藥就沒事了。其實不然,麻醉醫生的工作除了確保患者在無痛與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接受手術治療,還包括麻醉前後的準備和處理,危重患者的監測治療,急救復甦、疼痛治療等方面的工作。為了做好臨床麻醉工作,必須掌握麻醉基礎理論和熟練地應用各種麻醉技術操作,還要熟悉各種病情手術的特點。在施行每一例麻醉時,必須進行以下具體工作。 1.
發布於 2023-05-04 04:42
0評論
廣泛用於治療身體各部位出血,無論鼻衄、吐血、便血或子宮出血,都可應用。十多年前已製成注射劑及片劑供用,但止血效果各方面的評價不一致,一般來說其力較緩弱。單用雖也有一定效果,但往往要配其他止血藥同用。例如治吐血時,可配側柏葉、白芨、藕節等,方如鶴柏湯。 此外,也有用於止瀉和驅絛蟲[中草藥通訊,(1):34,1972]。 本品生用較多,但有時也炒炭用。
發布於 2023-09-13 14:33
0評論
    黃芩-原植物 1.用於溼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溼熱瀉痢、黃疸等症。對溼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溼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
發布於 2024-03-12 02:56
0評論
1、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治瘡瘍時毒,腫痛發熱,左手脈浮數者: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遠服。 2、荊芥解表湯(時逸入方)治風寒感冒:荊芥、防風、蘇葉、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陳皮6g,神曲9g,生薑2片,蔥白2段。水煎,日服1劑。 3、荊芥連翹湯(《回春》)治鼻淵:荊芥、柴胡、川芎、當歸、生地黃、赤芍藥、白芷、防風、薄荷葉、梔
發布於 2023-12-29 01:40
0評論
①治療闌尾炎 取鬼針草幹品0.5~1兩(鮮品1.5兩)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劑。治療35例(併發其他症狀者,臨時配用對症藥物),其中亞急性闌尾炎21例,痊癒16例,有效5例;慢性闌尾炎14例,痊癒9例,有效3例,無效2例。服藥最少1劑,最多40劑,半數以上1~3劑。22例發熱,半數以上1~3日退熱,最長1例12日後體溫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約5天左右減輕或消失,消失率為80%
發布於 2024-01-14 17:57
0評論
①治婦人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產前胎不安,產後惡血不下並治之。兼治冷熱勞,腰脊痛,骨節頰疼:丹參(去蘆)不以多少,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經脈不調食前,冷熱勞無時。 ②治經水不調:紫丹參一斤,切薄片,於烈日中曬脆,為細末,用好酒泛為丸。每服三錢,清晨開水送下。 ③治經血澀少,產後瘀血腹痛,閉經腹痛:丹參、益母草、香附各三錢。水煎服。 ④治腹中包塊:丹參、三稜、莪術各三錢,皂角刺一錢。水煎
發布於 2024-06-12 17:00
0評論
1、妊娠嘔吐枸杞子、黃芩各50克。置帶蓋瓷缸內,以沸水衝浸,待溫時頻頻飲服,喝完後可再用沸水衝,以愈為度。2、糖尿病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後加鹽調味,取湯飲用。3、肥胖病枸杞子30克,每日1劑,當茶衝浸,頻服,或早晚各1次。4、慢性萎縮性胃炎選寧夏構杞子洗淨,烘乾打碎分裝,每日20克,分2次於空腹時嚼服,2個月為1個療程。5、男性不育枸杞子每晚15克,嚼碎嚥下,連服1個月
發布於 2023-01-28 19:41
0評論
治療絛蟲病 用鮮山楂2斤(幹品半斤,小兒酌減),洗淨去核,下午3時開始零食,晚10時吃完,晚飯禁食。次晨用檳榔2兩加水煎至1茶杯,1次服完,臥床休息。有大便感覺時儘量堅持一段時間再大便,即可排出完整絛蟲。冬天應坐在溫水便桶上大便,避免蟲體遇冷收縮而不能完整排出。觀察40例均有效。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用20%山楂煎劑加糖矯味,每服200毫升(小兒酌減),每日3次,7~10天為一療程。治療24例,
發布於 2023-01-28 14:4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