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我國一個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近10多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對乙肝的防治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人們對乙肝的認識仍存在不少誤區,給社會公眾和乙肝患者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恐懼和巨大的心理壓力。其中對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認識上的誤解較為普遍:認為“大三陽”是病情嚴重的表現,不治療不行,而“小三陽”則表示病情已緩解,不治療關係不大等等。
一、何謂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
目前,檢測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有許多,其中臨床上最常用最普遍的是乙肝五項(亦稱“兩對半”)檢查,即。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HBs)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乙肝病毒e抗體 (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抗-HBc)
通俗易懂地說:抗原是乙肝病毒的一部分;抗體是人體產生的,用於對抗乙肝病毒。
所謂“大三陽”是人們對乙肝五項檢查中,HBsAg、HBeAg、抗-HBc 三項陽性,其它兩項陰性的俗稱;
所謂“小三陽”則是對HBsAg、抗-HBe、抗-HBc 陽性,其它兩項陰性的俗稱。
“大三陽”是HBeAg(+) 抗-HBe(―)
“小三陽”是HBeAg(―)抗-HBe (+)
二、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的臨床意義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是以HBeAg / 抗-HBe陽性或陰性來區別的,因此,其臨床意義與HBeAg / 抗-HBe陽性或陰性有關。 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份,常常與血清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同時存在,是乙肝病毒複製和具有傳染性的標誌。“大三陽”可見於:急性乙肝的早期、慢性乙肝、無症狀HBsAg攜帶者和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部分慢性感染者隨著年齡增長,HBeAg可自然轉陰,慢性乙肝患者HBeAg 每年自然陰轉率約為25.6%,無症狀攜帶者約為9.3%。
抗-HBe是人體免疫系統針對HBeAg所產生的抗體,出現於HBeAg轉陰以後,抗-HBe的出現表明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下降,患者病情大多趨於穩定。過去認為抗-HBe是HBV感染恢復或無傳染性的指標。近年來研究發現,抗-HBe陽性的血清仍可能有傳染性,只是遠較HBeAg陽性的血清傳染性為小而已。部分患者病情仍可出現反覆。臨床上“小三陽”同樣可以見於:急性乙肝的早期、慢性乙肝、無症狀HBsAg攜帶者和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HBeAg不一定是慢性乙肝活動的標誌,抗-HBe亦不一定是健康攜帶的指標。
三、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與患者病情的關係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與患者的病情無明顯的直接關係。單純從"大三陽"和"小三陽"來分析,並不能說明患者病情的輕重,即肝損害的程度。臨床上通過乙肝五項的檢查,我們可以瞭解乙肝病毒在人體內的存在狀態及複製情況。"大三陽"相對於"小三陽"來講,乙肝病毒複製相對更加活躍,傳染性相對較強。由於乙肝病毒導致人體肝細胞損傷主要是通過人體複雜的免疫介導機制造成的免疫損傷,而非乙肝病毒直接損害肝細胞。乙肝患者病情的輕重與HBeAg陽性與否、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的多少無明顯的平行關係。"大三陽"患者可以沒有任何肝功能損傷或任何臨床表現,而僅表現為乙肝病毒健康攜帶者;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病情非常嚴重的重型肝炎患者則可能是"小三陽"。 乙肝患者病情的輕重,只有通過患者的臨床表現、肝功能、B超及病理組織學檢查等綜合分析,才能做出結論,而不能根據"大、小三陽"來判定。因此,以“大三陽”和“小三陽”來判斷患者病情的輕重是片面和不科學的。
四、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的治療
目前,乙肝的治療仍然是一世界性的難題,國內外尚無一種特效的抗乙肝病毒的藥物。因此,對於“大三陽”和“小三陽”患者的治療,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無論是“大三陽”或“小三陽”,原則上如伴有肝功能損害,都應該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合理的保肝治療,同時注意休息和合理膳食,必要時可進行免疫調節和抗病毒治療。如果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肝功能也正常,則都不必進行特殊治療,定期觀察即可。一般每3~6個月複查一次肝功能和肝臟B超。複查如有問題,則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