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息肉樣病變。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環境汙染日益加重,社會、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等各種原因,膽囊息肉的發病率及癌變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據資料顯示從80-90年代,因形成的膽囊息肉的性質不同,膽囊息肉的癌變率逐漸增高。國內資料報告顯示20%~82.6%的膽囊癌合併有膽息肉,國外報告則高達54.3%~100%。而膽囊息肉有5%~1%幾率引起膽囊癌變,膽囊癌的發生與息肉的大小關係密切,息肉越大、慢性膽囊炎病程越長,膽囊癌變的幾率就越大。息肉直徑小於10mm者癌發生的幾率為1.0%;息肉直徑20~22mm者的幾率為2.4%;息肉直徑在30mm以上者的幾率可高達10%。
膽囊息肉通常情況下無明顯症狀,大多數患者在合併有膽囊炎和膽囊結石時才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根據息肉的不同表現和發病原因,臨床上將膽囊息肉分為炎性息肉、膽固醇息肉和腺瘤樣息肉三種類型。其中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息肉發生癌變的可能性極低,因此患有這兩種息肉的患者大可不必擔心;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腺瘤息樣肉,患有該種息肉的患者應當高度重視,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那麼怎樣辨別息肉是否發生癌變呢,患者在被檢查出患有膽囊息肉之後,如果息肉直徑低於1cm,則應當每隔3-6個月去醫院做一次複查,看看息肉是否有癌變的可能。與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息肉相比較而言,腺瘤樣息肉生長速度極快,腺瘤樣息肉可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從直徑0.6cm發展成1.2cm,這種生長速度極快的息肉很有可能發展成膽囊癌。息肉是否需要手術,一般參照幾個方面,直徑大於1釐米,沒有蒂或蒂較寬,單發的息肉、膽囊壁不規則增厚、息肉輪廓不規則或短期內有明顯增大的息肉,惡變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一定要分辨清楚,對於以上情況,建議儘早手術。對於膽固醇型息肉、炎性息肉或小於1釐米的息肉可建議定期觀察,注意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