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常規心電圖檢查的普及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的廣泛應用,小兒心律失常的發現率和就診率日漸增多,已成為兒科臨床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於臨床心臟電生理研究在兒科方面的不斷深入,小兒心律失常的治療已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應用射頻消融技術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已獲得較好療效;電覆律除顫及心臟起搏技術也有很大改進,並在臨床應用日趨增多,但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仍然是目前治療小兒心律失常最常用和首先採用的方法。
心律失常的診斷一般要結合病史、體檢及其他一些特殊檢查,確定其性質、病因、心律失常發生的機制,制定治療和預防方針。
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是長時間連續記錄的體表心電圖。該設備由美國Holter於1957年首先提出,於1961年投入臨床使用,因而稱Holter心電圖。20世紀90年代開始,新型記錄器和分析軟件不斷推出,小型輕便的磁帶記錄適合於嬰兒和兒童佩帶,大容量隨機儲存器可連續記錄達72小時或更長。新型計算機有計算機的學習功能,在回放的圖象中發現計算機判斷錯誤時,可通過“人機對話”糾正錯誤從而提高了對複雜疑難心電圖分析的正確性。
運動心電圖
運動試驗在小兒多采用活動平板或腳踏車運動檢測儀,無此設備的則採用蹲立、奔跑、上下樓梯、原地跳躍等方法。運動試驗引起的生理變化對小兒心律失常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運動可增加心排量,交感神經興奮和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運動可抑制良性心律失常而誘發或加重病理性心律失常。近年來,我院採用活動平板運動試驗可適用於3歲以上小兒,方便、安全,容易回放,S-T段基線較踏車運動試驗時穩定。
食管心房調搏術
食管心房調搏術(Transesophageal pacing technique)是將電極導管置於食管左心房後部記錄左心房電圖及體表心電圖,進行電生理檢查和心律失常治療的無創傷技術。自50年代問世以來,因其為非入侵性、設備要求不高、方法簡便安全、不需麻醉、可反覆應用、可成功的應用於小兒包括嬰兒和新生兒,因此在國內這一技術取得迅速發展和推廣。
小兒心內電生理檢查
小兒心內電生理檢查(intra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國外始於70年代初期,已成為心律失常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近年來,射頻導管消融術迅猛發展,絕大多數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得到有效治療。有嚴重血液動力學障礙的病竇、三度AVB等需要安裝起搏器治療。因此目前心內電生理檢查多聯合射頻導管消融術或起搏器治療一起完成,較少單獨應用。但心內電生理檢查仍是準確診斷心律失常的關鍵方法。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選擇和臨床應用
合理選擇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 , 以提高藥物的療效及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必須熟悉藥物的藥理作用、藥動學參數 , 掌握每個藥物的適應證、不良反應和藥物相互作用 , 並仔細評估患兒臨床具體情況給予個體化治療。
聯合用藥
抗心律失常藥一般不聯合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聯合用藥不當可加重毒性反應 , 尤其是促心律失常作用。合理聯合用藥可控制單一用藥無效的心律失常 , 並可減少劑量 , 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促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抗心律失常藥物引起新出現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的惡化。目前關於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主要限於室性心律失常 , 尚無公認的統一診斷標準。
藥物相互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藥物的相互作用分為藥效學及藥動學兩方面 , 所以可能相加而增強藥物效用 , 也可能是相互抵消 , 甚至相反的結果發生促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藥物效應的監測和評定
藥物效應包括療效和不良反應兩方面。藥物導致心律失常可在醫院的監測中發現 , 特別是對有器質性心臟病患兒 , 目前常用監測的手段有體表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程序電剌激、運動試驗心電圖及血藥濃度的測定。血藥濃度測定有助於調整用藥劑量 , 但必須充分了解藥物的藥動學參數 , 結合臨床情況才能合理利用血藥濃度調節用藥 , 做到用藥個體化。
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
射頻導管消融(RFCA)治療快速心律失常自1991年引入我國以來,得到了極為迅速的發展與普及。
射頻電流是電磁波的一種。按電磁波的頻段可將電磁波分為以下幾類:交流電(50~60Hz),可聽聲音(20~20000Hz),射頻(100~1.5KHz),超聲波(1.5~10MHz),微波(1000~3000MHz)。用作心內消融術的射頻電流一般為500KHz的連續非調製正弦波,電壓40~60V,對神經和肌肉無刺激作用,不會引起病人明顯不適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