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8 02:41

  腎癌,又稱為腎細胞癌、腎腺癌,起源於泌尿小管上皮。腎癌約佔成人惡性腫瘤的80%-90%, 是成人最常見的腎臟腫瘤。男女之比約為2:1,可見於各個年齡段,高發年齡50-70歲。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和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期腎癌(偶發癌)得到了及時診斷。
  中醫理論認為,腎臟乃“先天之本”,儲藏著人體生長髮育所需的“精華”,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於腎臟的作用越來越瞭解,它不僅是人體的“過濾器”,及時清除體內廢物,維繫人體水、電解質的平衡;更是血液、骨骼系統代謝的“調節器”,參與紅細胞的生成和鈣磷的代謝。毋庸置疑,腎臟是人體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腎臟如果患有癌症會有哪些臨床表現、蛛絲馬跡呢?多年來,把血尿、疼痛和腫塊稱為腎癌的“三聯徵”,約40%的腎癌病人出現肉眼或鏡下血尿,大量血尿有血塊形成時可出現腎絞痛、排尿痛、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約10%~40%患者當腫瘤較大或位於腎下極時可觸及到腫塊,有時可為唯一的症狀;而疼痛可出現不同的表現,如因腎包膜張力增加或侵犯周圍組織時可表現為持續性鈍痛,腫瘤出血致腎被膜下血腫也可出現鈍痛或隱痛,腫瘤侵犯臨近組織器官如腰大肌或神經可引起持續而嚴重的腰背部疼痛,疼痛發生率為20%~40%。有相關表現應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其實大多數病人就診時三聯徵俱全者僅佔10%左右,並且往往這時也是腫瘤晚期,很少有可能治癒。而臨床上40%以上的腎癌是因健康體檢或其他原因檢查而偶然發現的,無明顯症狀或體徵,且其發現率逐年升高,大部分為早期病變,預後良好。因此定期體檢很重要。
  此外,有10%~40%的患者出現副瘤綜合徵,表現為高血壓、貧血、體重減輕、惡病質、發熱、紅細胞增多症、肝功能異常、高鈣血癥、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經肌肉病變、澱粉樣變性、溢乳症、凝血機制異常等。約2%~3%的病例出現精索靜脈曲張或腹壁靜脈擴張。約10%病人以腫瘤轉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狀。
  因此腎癌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有了上述症狀,應及時諮詢專業醫生,進行必要的相關檢查。不能想當然,更不能抱著僥倖的心理,只有及時發現才能得到及時治療。
  一旦腎臟患上腫瘤該如何處理呢?眾所周知,人體有兩個腎臟,它們像一對孿生兄弟,分佈於腹腔內的脊柱兩側。正常情況下,它們承擔著等量的工作,共同完成生理功能,並且具備一定的儲備能力。即使一側腎臟發生病變被摘除,如果另一側腎臟功能正常,一般情況下,腎功能仍可以得到代償。這部分患者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但是,這些患者卻被兩大問題困擾:一方面,健側腎臟會因為負擔增加而加快老化;另一方面,術後孤立腎也蘊含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健側腎臟再發生病變而使腎功能失代償,患者將不得不面對腎臟移植或者血液透析的局面。這兩種腎臟替代治療不僅醫療費用極為昂貴,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更不幸的是,一些患者雙側腎臟基礎功能就不健全,若摘除一側腎臟,腎功能將無法代償。對於他們來說,保留正常的腎組織就顯得尤其重要。無論上述哪種患者,採用一種既能完整祛除病灶又能有效保留腎功能的治療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保留腎單位手術,又稱為腎部分切除術就是這樣一種完美契合上述要求的手術方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它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完好的腎組織,降低腎功能的損失程度。這種治療方式的出現,不僅可以減輕患者因為術後孤立腎所帶來的巨大困擾,也可以給腎臟儲備能力不足的患者一線希望,避免即刻透析或者移植。
  早期,限於人們對腎癌的認識和研究的落後,根治性腎切除術一直是腎癌治療的金標準。標準的根治性腎切除術要求切除患側完整腎臟及同側腎上腺,手術範圍較大,雖然病灶清除相對徹底,但由於腎功能損失較多,往往會影響患者的長期健康質量。很多患者不是死於腎癌本身,而是死於腎功能衰竭及其連帶的多種併發症。這促使人們尋找一種在去除病灶的同時,保留患腎中完好腎組織的方法。為此學界開展了大規模臨床研究,並驚喜的發現,腎部分切除術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可以將腎癌病灶清除乾淨,而且腫瘤的複發率與根治性腎切除術相當。同時由於其對腎功能的影響較小,患者的長期健康質量反而更好。就此,腎部分切除術才被推廣開來,並逐漸發展成熟。
  腎部分切除術也經歷了從開放手術到微創腹腔鏡的演變過程。起初,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但近年來,隨著微創觀念的不斷深入和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革新,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接納和認可。不得不承認,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之所以能夠得到推廣,還得益於大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對於體檢偶然發現的早期腎細胞癌,腫瘤體積相對較小,往往具備施行腎部分切除術的指證,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應該是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
  與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類似,目前學界公認的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主要適應症是早期腎細胞癌(腫瘤侷限於腎臟內,直徑小於4cm)和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俗稱腎錯構瘤)。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屬於良性病變,採用腎部分切除術,完整切除病變即可以預防腫瘤出血而致的嚴重後果,完全治癒此病。而早期腎癌屬於惡性病變,一些患者可能會擔心單純切除腫瘤,會增加復發的風險。但大量研究證實,腎部分切除術與根治性腎切除術治療早期腎癌的效果相當,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別達到98%和92%,複發率極低。另外,近期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明,對於侷限於腎臟內、直徑在4-7cm的腎癌,同樣可以選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目前為止,其遠期預後與根治性手術還沒有明顯差別。
  值得一提的是,當患者一側發現腎癌,同時對側腎臟患有良性疾病(如腎結石、慢性腎盂腎炎等)或存在其他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腎動脈狹窄等)時,其保留腎單位的意義非常大。對於這部分患者,只要條件允許,都應該採用腎部分切除術。,對於更特殊的患者,比如先天性孤立腎、對側腎功能不全、甚至無功能以及雙側同時發生腎癌,無論腎細胞癌的大小如何,都是腎部分切除術的絕對適應症。這主要是考慮到術後腎功能極具惡化所帶來的心腦血管疾病會比腎癌本身對患者生命的威脅更大。
  不論是哪種病變,選擇腹腔鏡技術還是傳統的開發手術,主要由腫瘤自身和術者經驗兩方面共同決定。如果腫瘤條件較複雜,術者的經驗和技術將起到關鍵作用。
  與傳統的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複製了開放手術的操作步驟,但又不是簡單的複製,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不僅能達到與開放性手術相同的腫瘤治療效果,更是具有許多開放手術無法比擬的優勢:1)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不需要大面積切開腹壁,手術僅需在腹壁上開通4個1cm左右的小孔以供腔鏡器械通過。這種手術方式使得切口大大縮小,更美觀,癒合更快,住院時間更短,恢復體力快;2)腹腔鏡手術器械體積小,僅僅一個小鏡頭和幾操縱桿進入腹腔便足以完成操作,減少了開放手術中術者手部所佔據的空間。這不僅減少了對患者正常解剖結構的破壞,降低了術後組織器官粘連的發生率,而且避免了過多的術中創傷,術後疼痛感相對減弱;3)腹腔鏡手術採用二氧化碳氣腹,大大提高了腹腔內壓力,使得動靜脈壁內外壓力差縮小,減少了靜脈滲血,大大降低了術中出血量;4)腹腔鏡攝像頭可以將視物放大10-12倍,相當於比開放性手術多了一個放大鏡。這種放大效應使組織器官的精細結構顯示的更清晰、更易辨。它不僅可以更清楚的明確病灶邊緣的位置,而且可以減少術中對其它臟器不必要的損傷、減少出血。使得術者的手術操作更精確細緻,術中併發症的發生率遠低於開放性手術。
  通過上面的介紹,患者一定對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目前,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主要應用於早期腎細胞癌(T1a)和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良惡性病變的治療,並且正在被逐漸推廣到T1b期腎細胞癌。與傳統的開放性腎部分切除手術相比,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具有創傷小、傷口癒合快、住院時間短、出血少及切口美觀等獨特優點。但是腹腔鏡腎部分切除需要術者在腔鏡下完成,包括腎臟的縫合和結紮等有一定的難度的操作,手術過程更多依賴於醫生的經驗和技術。
  目前,我中心已常規開展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微創技術治療早期腎癌。腹腔鏡又分為經腹腔和經腹膜後兩種途徑,與經腹腔相比,經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更具優勢。對於泌尿外科醫生來說後腹腔的解剖結構更熟悉、組織臟器更少,手術操作對腹腔臟器的干擾更小,大大降低術中損傷胃腸道、肝臟、脾臟、胰腺等腹腔臟器,術後發生腸粘連等併發症少,術後病人腸道功能恢復更快等。並且通過後腹腔能更便捷、更安全遊離出腎臟動靜脈,甚至可結合術前CTA能準確定位、分離出供應腫瘤的腎動脈分支,實施超選擇性腎段動脈阻斷的腎部分切除術,從而達到既完整切除腫瘤,又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腎臟功能、減少術中出血。此外,我們還率先將銩激光運用到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從而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將術中出血降低至幾乎為零。目前,我中心已成功為數百位腎癌患者成功實施了保留腎單位的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

腎癌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相關文章
腎臟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近年來,腎臟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特別是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查體的普及,發現的腎臟腫瘤越來越多,其中多為早期腎癌,但仍有不少患者在發現確診時,疾病往往已進入較為危重的階段。腎癌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容易誤診為其他疾病。有的患者可無任何症狀,但此時腫瘤可能已在體內廣泛進展;有的患者以腰骶部疼痛為首發症狀;有的患者以精索靜脈曲張為首發症狀等等。腎位置隱蔽,與外
發布於 2022-10-10 15:48
0評論
一、血尿 血尿的出現標誌著腫瘤侵入腎盂後方,血尿常為無痛性間歇發作肉眼可見全程血尿,間歇期隨病變發展而縮短。腎癌出血多時可能伴腎絞痛,常因血塊通過輸尿管引起。腎癌血尿的血塊可能因通過輸尿管形成條狀。血尿的程度與腎癌體積大小無關。腎癌有時可表現為持久的鏡下血尿。男人怎麼判斷自己是否腎虛? 二、腫塊 腫塊亦為常見症狀,大約1/3~1/4腎癌患者就診時可發現腫大的腎臟。腎臟位置較隱蔽,腎癌在達到相當大
發布於 2023-03-06 13:10
0評論
目的:探討小腎癌的臨床特徵。方法:對我院收治的43例小腎癌(直徑≤3cm)患者(小腎癌組)和153例腎癌(直徑>3cm)患者(大腎癌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結果:小腎癌臨床分期低,兩組差異顯著(P<0.01),兩組病理分類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3年生存率分別為96.3%和69.8%(P<0.01),5年生存率分別為93.8%和63.6%(P<0.05)。結論:小腎癌比大腎癌臨床分期低
發布於 2023-03-18 01:01
0評論
腎母細胞瘤患兒絕大多數是無意中被發現腹部腫塊,如在給孩子洗澡、換衣或觸摸患兒腹部時觸到腫塊。通常腫塊表面光滑平整、質地硬、無壓痛,腫塊通常比較固定。有的患兒腹部膨隆或兩側不對稱。少數患兒有腹痛或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的消化系統疾病症狀。也有少數患兒表現為血尿、發熱、高血壓。晚期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消瘦、精神萎靡,甚至出現轉移症狀,如咯血、頭痛等。有12%~15%的患兒會伴有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虹膜
發布於 2023-01-20 17:07
0評論
腎癌有甚麼症狀?腎癌一定有血尿嗎?腎癌典型的臨床表現是血尿、腰部腫塊和疼痛,但這三個症狀一般只有到晚期病變時才會同時出現。因此,對40歲以上的病人,出現以上任何一個症狀都應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往往是腎癌的首發症狀,更應首先考慮和排除腎腫瘤的可能。但不是所有的腎癌病人都會出現血尿,目前臨床中無症狀腎癌的比率逐年升高,約佔總數70%。有10%~40%的患者會出現副瘤綜合徵,表現為高
發布於 2023-03-18 03:36
0評論
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分化甲狀腺癌多沒有症狀,通常為單發甲狀腺結節。50%的惡性結節因為體檢發現,如意外影像學檢查或良性結節手術。其餘50%病人自己發現,通常是注意到無症狀結節。讓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病人都在病變惡化後才發現癌的存在,等診斷時可能為相對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治療手段有哪些?外科手術切除、131I治療與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的聯合應用是國際上公認治療DTC的理想方案。分化型甲狀腺
發布於 2023-03-05 07:51
0評論
腎癌的危害性很大,要在早期做好防範,腎癌轉移常見部位有骨、軟組織、肺、肝臟等。腎癌患者早發現早治療有利於防止該病轉移,腎癌轉移部位非常多,就不利於腎癌的治療,我們來看看治療腎癌轉移的方法。專家指出,主張進行全身性的綜合治療。對於腎癌原發病灶,若患者能耐受手術,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後輔以放化療及中醫藥治療。對於身體機能較弱,無法耐受手術的腎癌轉移患者,臨床多采用聯合放化療+中醫藥治療的方法。而西醫
發布於 2023-12-11 01:59
0評論
1.腎囊腫:典型的腎囊腫從影像檢查上很容易與腎癌相鑑別。但當囊腫內有出血或感染時,往往容易被誤診為腫瘤。對於囊壁不規則增厚、中心密度較高的良性腎囊腫,單獨應用上述任何一種檢查方法進行鑑別都比較困難,往往需要綜合分析、判斷,必要時可行穿刺活檢,輕易地放棄隨診或貿然地進行手術都是不可取的。 2.腎錯構瘤:又稱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腎臟良性腫瘤,在B超和CT圖像上都有特徵性表現,臨床上容
發布於 2023-03-06 13:04
0評論
無症狀腎癌:無臨床症狀或體徵,由B超或CT檢查發現的腎癌,既往稱為“腎偶發癌”。侷限性腎癌:2002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腎癌,臨床分期為Ⅰ、Ⅱ期,習慣上稱為“早期腎癌”。局部進展性腎癌:伴有區域淋巴結轉移、腎靜脈瘤栓、下腔靜脈瘤栓、腎上腺轉移、腫瘤侵及腎周脂肪組織、腎竇脂肪組織,無遠處轉移的腎癌,2002年版AJCC臨床分期為Ⅲ期,既往稱為“局部晚期腎癌”。轉移性腎癌
發布於 2023-01-08 17:41
0評論
l.一般檢查:血尿是重要的症狀,紅細胞增多症多發生於3%~4%;亦可發生進行性貧血。雙側腎腫瘤,總腎功能通常沒有變化,血沉增高。某些腎癌患者並無骨骼轉移,卻可有高血鈣的症狀以及血清鈣水平的增高,腎癌切除後症狀迅速解除,血鈣亦回覆正常。有時可發展到肝功能不全,如將腫瘤腎切除,可恢復正常。2.X線造影術為診斷腎癌的主要手段(1)X線平片:X線平片可以見到腎外形增大,輪廓改變,偶有腫瘤鈣化,在腫瘤內侷限
發布於 2022-09-30 15:2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