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瀉(輪狀病毒腸炎)是指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瀉病,主要在秋季及初冬流行,6個月~2歲的嬰幼兒多發,但以6~12個月的嬰兒最多見且最嚴重。該病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發熱和脫水。疾病初始期與一般感冒極為相似,但此後隨病情進展,患兒多出現嘔吐現象,大約一天後出現腹瀉,次數少則每天10次左右,多者可達每天20多次,並且排便甚急,量多,呈蛋花湯樣或水樣,顏色淡黃或乳白。絕大多數患兒伴發熱及不同程度的脫水。嬰幼兒急性腹瀉70%~80%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所以,當小兒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高度懷疑秋季腹瀉。
發病初期,寶寶可能只有輕微的症狀(一般以嘔吐為主,大便水分增多,但次數不多),此時應注意為他們調整飲食,並適當予以藥物治療,幫助寶寶有效康復。例如,讓他們改吃腹瀉奶粉和白粥,同時以口服補液鹽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及使用腸道菌群調節劑和保護腸道的藥物等。
秋季腹瀉在嬰幼兒期急性腹瀉中極為常見,因此,提高家長對該病的認識很重要。患兒因排便多且量大,特別是在進食補給相對不足時,很容易出現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現象,往往表現為精神差或煩躁不安,口唇乾燥,哭時淚少或無淚,小便量少甚至無尿。如果家長髮現寶寶出現上述情況,就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秋季腹瀉的自然病程一般為7~10天,個別可延長至一個月,疾病高峰期多在發病後的3~5天。輪狀病毒主要引起小兒胃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其他系統感染,如心肌損傷等。但一般來說,只要處理及時、得當,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且不會留下後遺症。因此,強調家長要注意觀察患兒大小便的次數和量,以及其皮膚和精神情況,謹防出現嚴重脫水及電解質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