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指縫間莫名其妙的起針尖大小的疹子,或者是隱伏在皮下的小水皰,有的人感覺癢,有的人感覺不癢,接觸了洗衣粉、洗潔精等洗滌劑後緊接著就開始脫皮,層層疊疊,甚至最後可以露出鮮紅的嫩皮,或者手掌粗糙的像毛玻璃,冬季常常開裂疼痛。
您是否也有上述類似的症狀讓您煩惱不已呢?在皮膚科門診經常會遇到有著上述困惑的病人,起病之初往往都不當一回事,自己胡亂塗一些連名稱、功效都說不清的藥膏,直到反反覆覆始終不見好轉,才急著來看醫生。那麼這到底是一種甚麼病呢?其實這是多種皮膚疾病可以出現的共同表現,毛病雖小,但卻也常常給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一般患者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知識,可能無法進行明確的診斷和鑑別,那麼用藥就具有盲目性,治療無效也就在預料之中了。具體有哪些疾病可以出現這樣的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呢?在這裡,我們將給各位讀者簡單的逐一介紹:
1、剝脫性角質鬆解症:患者往往平素手掌多汗,多在暖熱季節突然發於兩手掌,初期為針頭大小的白點,逐漸向四周擴大,類似乾涸的的小水皰,容易自然破裂或經撕剝成薄紙樣鱗屑,呈領圈樣層層剝脫,可露出薄嫩的皮膚,一般無瘙癢感。經數週或數月後可完全恢復成正常的皮膚,但到來年夏、秋季又再次復發。
2、進行性指掌角皮症:本病多發於青春期後的女性,開始常對稱發生於雙側手指的掌面,隨後逐漸向掌心擴展,甚至可以沿手指側緣向手背面蔓延。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起皺,輕度發紅和脫屑,掌麵皮膚呈現碎玻璃樣的淺表裂紋,或者指端皮膚緊繃,甚至手指不能完全伸直,冬季常常皸裂而感到疼痛。由於患者在接觸肥皂粉、洗潔精等鹼性洗滌劑後症狀常會加重,故而又被戲稱為富貴手、家庭主婦手。
3、汗皰症:又稱出汗不良性溼疹,夏季多見,表現為皮下深在性小水皰,小米至大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周圍常無紅暈,多對稱發生於手掌或手指側緣。水皰一般能自行乾涸,然後開始脫皮,露出淡紅色薄嫩的皮膚,此時伴有瘙癢、疼痛等不適,每年常定期發作。
4、手部溼疹:本病是一種過敏反應性皮膚病,表現有三個特徵:形態多樣、劇烈瘙癢、反覆發作。急性或亞急性溼疹時,手掌常出現簇集狀的紅色丘疹或小水皰,邊緣有紅斑,劇烈瘙癢,抓破後流出淡黃色的滲液,接著出現淺表的糜爛或者結痂,並且多為對稱發生。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色素沉著、冬季易於裂開,或伴有出血和疼痛,在洗手和洗衣物時因常接觸肥皂、洗滌劑和熱水,更易使病情惡化而頑固難治。
5、手癬:本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大多數患者是由於先有足癬或體癬,經過搔抓而傳染患病。因此與上述幾個疾病不同,本病常常先從一隻手開始發病,慢慢再傳染到另一隻手。一般表現為水皰和角化兩種類型:水皰型的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出現針頭大小的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佈,壁厚發亮,自覺瘙癢,乾涸後脫屑,並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損害。角化型的多由水皰型發展而成,表現為掌面瀰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乾燥、脫屑,冬季易皸裂,裂口深而有出血,疼痛難忍。本病與上述幾個疾病最大的鑑別要點在於:在顯微鏡下從本病的皮屑中可以查到真菌。
瞭解了上述能引起手掌脫皮的不同疾病各自的特點之後,我們再來談談它們的治療。
在上面幾個疾病中,手癬是病因最為明確的一種,只要在顯微鏡下檢查脫落的皮屑,發現有真菌的即可診斷為手癬,採用口服(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或者局部外用(如咪康唑乳膏、聯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後大多可以痊癒。除此以外,其餘幾種疾病的病因目前都不是十分明確,治療也多為對症處理。總體上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處理:一種是皮疹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滲液等潮溼型的,如汗皰症初期、手部溼疹急性期,傳統中醫認為多屬溼熱蘊膚,可以採用黃柏、苦參、蒼朮、地膚子、白鮮皮、透骨草等具有清熱燥溼作用的中藥煎湯外洗、浸泡,然後外塗含有少量糖皮質激素類的外用藥膏(如地塞米松乳膏、曲安奈德乳膏等)。另一種是皮疹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脫皮、皸裂等乾燥型的,如汗皰症脫皮期、剝脫性角質鬆解症、進行性指掌角皮症、手部溼疹慢性期,祖國醫學認為這一時期在溼熱內蘊的基礎上,出現了血虛風燥,導致肌膚失養所致,可以在上述中藥的基礎上再加上玉竹、黃精、當歸等養血潤膚的藥物煎湯燻洗,配合外塗尿素乳膏、維生素E乳膏或維A酸乳膏,可以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還有一點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出現上述疾病的患者還需注意儘量要少接觸肥皂粉、洗潔精等鹼性洗滌劑,若是做家務實在需要,可以考慮戴手套操作。
上述這些疾病都是一些很小的毛病,根據這些簡單的分類介紹,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症狀來初步判斷一下自己屬於哪種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嘗試進行簡單的治療。當然如果自己嘗試治療無效,或者您的病情相對較重或較頑固,那您最好還是前往當地醫院,請專業的皮膚科醫生為您診治,這才不至於耽誤您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