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輕型消黃湯
【來源】關幼波,《中醫原著選讀》
【組成】茵陳30克,生苡米、茯苓、白芍、赤芍、六一散(包)各12克,藿香、杏仁、當歸、丹皮、酒炒黃芩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利溼清熱,芳香化濁。
【方解】方中重用茵陳,利膽退黃;白芍、赤芍、丹皮、當歸養陰和血、清熱涼血;黃芩清熱解毒;藿香芳香化濁;杏仁宣肺利氣;苡米、茯苓、六一散利水祛溼。諸藥相伍、共奏利溼清熱、芳香化濁之功,用於溼重於熱之黃疸,較為適宜。
【主治】溼熱黃疸,溼重於熱。證見黃疸輕、噁心、厭油膩、時嘔、口不幹、不思飲、睏倦、食後腹脹、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滑稍數。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輕型)。
【加減】若有低熱,加鮮茅根30克,青蒿12克;大便溏、納差者,加焦白朮、谷芽各9克;如黃疸已退、轉氨酶不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石見穿、板藍根等解毒藥。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頗著。
40.2 重型消黃湯
【來源】關幼波,《中醫原著選讀》
【組成】茵陳90克,生石膏、鮮茅根各30克,炒知母、炒黃柏、藿香、佩蘭、杏仁、六一散(包)各9克,赤芍、丹皮、龍膽草、澤蘭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清熱利溼、活血解毒、芳香透表。
【方解】方中茵陳利肝膽、退黃疸;知母、黃柏、龍膽草、石膏清熱解毒;藿香、佩蘭芳香化濁;赤芍、丹皮、澤蘭活血化瘀;鮮茅根、六一散利水通淋祛溼;杏仁宣肺,調暢氣機,通調水道,排除溼熱。諸藥配伍為用,共奏清熱利溼、活血解毒、芳香透表之功。本方配伍周密,較前人之退黃劑更勝一籌。
【主治】溼熱黃疸,熱重於溼。證見黃疸重,噁心、嘔吐、厭油、發熱口渴、便幹尿赤、舌苔黃厚而燥,脈弦滑數。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之重型。
【加減】若高熱或兼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1.2克,或紫雪丹3克,分2次沖服。便秘加酒炒大黃,栝蔞各15克;退黃時茵陳用量要大,最大可用到125克,並加活血化,以加速退黃作用。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滿意。
40.3 加味茵陳蒿湯
【來源】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
【組成】茵陳30克,梔子9克,黃柏15克,大黃9克,大青葉30克,川金錢草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洩熱利溼。
【方解】方中以茵陳、金錢草利溼退黃;梔子、黃柏清熱燥溼;大黃洩鬱熱;大青葉清熱解毒。本方藥簡力宏,洩熱利溼之功頗著,用治熱重於溼之黃疸頗效。
【主治】溼熱黃疸,熱重於溼。證見身目黃色鮮明、發熱口渴、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苔黃膩,脈弦數,心中煩熱、嘈雜,或見燒心吐酸,如噉蒜狀。
【加減】心煩加淡豆豉9克;大便不通加芒硝9克(分衝);寒熱口苦,加柴胡、黃芩、半夏各9克;脅痛甚者,加鬱金9克,赤芍20克;燒心吐酸或嘈雜者,加煅瓦楞子30克。大便正常,少用大黃,同煎;如便稍溏則去大黃。
【療效】屢用屢效,退黃效果甚好。
【附記】此方為印氏“抓主證”之方,凡陽黃初起,大便乾燥者,即用此方,退黃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