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俗稱小腸氣,是一種外科常見疾病,尤其是兒童和中老年人群中患疝氣的非常多。當人體的某些臟器或者組織(多為小腸),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薄弱處或者缺損處進入另一個部位,即成為疝。疝最多發生在腹部,又以腹股溝疝最多。
引起腹股溝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腹部強度降低,以及腹內壓力增高。老年人肌肉萎縮,腹壁薄弱,而腹股溝區更加薄弱,再加上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宮圓韌帶穿過,給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多有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困難等疾病,致使腹壓升高,為疝的形成提供了動力。如果腹股溝區(就是大腿根部)出現可復性包塊,即站立、行走、咳嗽或勞動時出現,平臥休息時消失,就應該考慮腹股溝疝的可能。
目前許多人對於腹股溝疝的治療存在誤區,認為不會影響生命,所以覺得可治可不治。老年人尤其不願手術,害怕麻醉等。但是,腹股溝疝一旦嵌頓不能回納,可導致腸梗阻,甚至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
腹股溝疝的保守治療包括疝帶、疝託、中醫、中藥及注射療法等,這些方法可以緩解症狀或延緩疾病的發展,但不能治癒。一些因合併有其他嚴重疾病,暫時無法手術者,也可先行保守治療。
手術是治癒腹股溝疝唯一的可靠方法。傳統手術方式是將缺損周圍的腱膜、韌帶縫合修補缺損,存在複發率高、張力大、術後疼痛、活動受限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