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失或缺失後的種植治療已經獲得成功,成為一種常規的修復方法。20世紀60年代,Branemark教授創立的骨結合理論奠定了現代口腔種植學的生物學基礎。在這一理論指導下,經歷了近40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口腔種植學已走向成熟,成為口腔醫學領域中充滿活力,飛速發展的分支學科。它不再是常規修復的補充手段,也不再是僅為高消費群體提供的服務。在西方發達國家,半數以上的牙列缺失患者已選擇種植修復。每年全世界使用的種植體已達130萬套以上。隨著這一學科的發展,一系列先進的外科技術、修復技術不斷成熟並廣泛應用,種植修復的5年成功率不斷提高,其功能及美學效果可以與天然牙列相媲美。口腔種植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牙種植是指將無機的異體材料錨固在頜骨內,為缺失牙的修復體提供支持和固定。因此牙種植包括種植體的外科植入、義齒的製作及戴入和種植修復完成後的維護等一系列過程。
與傳統可摘義齒和固定義齒修復方法相比,口腔種植技術具有突出的優點,具體表現在:
1、無需磨切周圍天然牙齒,鄰牙遠期無繼發齲風險;
2、具有獨立的人工牙根,義齒受力合理,不增加基牙負擔;
3、對鄰牙無損傷;
4、能夠長期維持牙槽突的豐滿度,防止因缺牙引起的牙槽突廢用性萎縮;
5、遠期成功率高;
6、功能與美學良好,等等。
因此,種植義齒被譽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如圖為上頜左上一缺失,採用種植修復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