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並不是由於疾病而引起的腹痛,在不需要服用藥物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使用艾灸的辦法來進行緩解。目前,中醫艾炙已經被人們廣泛地使用,成為很多人養生的辦法,艾炙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去專業的醫院。所以,當腹痛發生時,通過自己艾炙某個部位,從而能緩解腹痛的症狀。那麼,腹痛艾灸哪個部位可以緩解?下面將詳細說明。
步驟/方法:
1、 第一、艾炙下巨虛穴。下巨虛穴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在足三里下6寸處,當腹痛發生時可以艾炙下巨虛穴。艾灸下巨虛穴有調理腸胃,通經絡和安神志等功效。主要治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等症狀。
2、 第二、艾炙關元穴。關元穴的位置在下腹部,在前正中線上,於肚臍中下的3寸處,當腹痛發生時可以艾炙關元穴,艾灸關元穴有補腎益氣,培腎固本等功效,主要可以治療消化不良,以及腹痛等消化系統的疾病。
3、 第三、艾炙中脘穴。中脘穴在上腹部,也是在前正中線上,位於肚臍上的4寸處。當腹痛發生時可以艾炙中脘穴,採用仰臥的姿勢,找準穴位即可開始艾炙。艾灸中脘穴有和胃健脾的功效,主要治療腹痛和腹脹等病症。
注意事項:
綜上所述,我們瞭解了腹痛艾灸以上部位可以緩解。在做艾條時,要注意艾條與皮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距離過近的話,很容易使皮膚受到燙傷,艾炙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大概半小時左右,一個月可為一個療程,女性朋友在經期不要做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