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4-06 20:46

  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汗腺組織發育也不完善,特別是早產兒和出生10天以內的新生兒,對熱的耐受程度和反應強度均較成人差許多,因此在保暖過度、包裹過多、或在夏季室內溫度過高(大於30度)時,即可引起新生兒體溫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兒,由於母親乳汁不足,又未給孩子飲水或喂其他乳製品,而環境溫度又較高或包裹較多,孩子就會出現體溫升高、脫水、體重下降、尿少、煩躁不安等表現,稱為新生兒脫水熱”。

  最危險的是,在冬春寒冷季節,有些家長怕孩子著涼,給孩子穿衣捂被過多,甚至把頭面部也緊緊包裹捂蓋,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可使孩子體溫一直上升大於40度,引起驚厥(或稱抽搐),重者昏迷,稱為捂被綜合症”。

  新生兒發熱也有一些是因疾病所致,特別是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各種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臍炎、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以及各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除可引起發熱外,還應有其他的異常表現,家長應仔細觀察,如:精神不好或煩躁不安,吃奶減少或拒奶、嗆奶,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規則,體溫高而四肢發涼、皮膚髮花,甚至出現面色發青、呼吸暫停、驚厥等嚴重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新生兒發熱的症狀相關文章
新生兒發熱發熱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大致可分以下幾類: 1、感染性:包括由病毒、細菌、立克次體、原蟲、螺旋體、黴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對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敗血症和各種急性傳染病等,都是引起發熱的常見原因。 2、非感染性: (1)無菌組織被破壞或壞死:如白血病、血管內栓塞、燒傷、骨折、血腫、腹腔或胸腔內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環量減少而致散熱障礙,因而體溫升高,
發布於 2023-04-06 20:53
0評論
一般寶寶發燒在38度以下建議物理降溫: 1、多通風,注意散熱。保持室內溫度在21℃—23℃; 2、讓患兒臥床休息,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敞開包被或脫去過多的衣服,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 3、給患兒頻頻喂溫開水或維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額頭; 5、高燒可以用酒精檫寶寶關節處、洗個溫水澡,將患兒置於比體溫低4℃—6℃的溫水中浸浴5—10分鐘,然後用大毛巾將全身擦乾
發布於 2023-04-06 20:39
0評論
媽媽平時應多感受一下寶寶的體溫,注意小兒是否發熱。若有懷疑,可用體溫計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門檢查。寶寶正常的腋溫是36—37℃,肛溫是36.5—37.5℃。若超過上述溫度,就叫發熱。若無體溫計,可用嘴唇輕觸孩子的額部,看有無有發熱感。由於發熱時患兒口腔溫度高,媽媽在哺乳時可感覺是否奶頭有灼熱感。
發布於 2023-04-06 20:33
0評論
發燒是寶寶常見症狀,是機體固有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是人體對入侵致病菌的一種反應,孩子發燒的樣子也最令父母親揪心。小兒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37.5℃-38℃為低燒,38℃-39℃為中等度發燒,39℃以上為高燒。長時間高燒(超過40℃)才會傷腦細胞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應立即給吃退燒藥,希望在短時間內將體溫降下來。寶寶發燒,父母自然心疼,但是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掉以輕
發布於 2023-01-20 23:41
0評論
一般我們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一個是化學方法,一個是物理方法。跑步讓身體出汗就是物理的方法,泡浴缸把水溫超過你的體溫也是物理方法,扎針、針灸都是屬於物理的方法;化學的方法當然就是吃藥,因為會引起體內的水分、血液產生化學變化,包括喝開水、吃熱湯麵、灑胡椒粉等,都屬於化學的方法。所以有的人外面淋了雨回來,趕緊喝一碗薑湯,因為姜有增加熱能的作用,可以幫助你去除風邪。 喝熱開水或者吃豆豉和蔥非常有助於緩解發
發布於 2022-11-30 09:56
0評論
11p.m.-1a.m.左耳有宗教因緣。右耳有事需要跟人商量。 1a.m.-3a.m.左耳你突然遇到喜事。右耳恭喜你,大吉大利的事會降臨你身。 3a.m.-5a.m.左耳你將會享受到一頓美酒佳餚。右耳你將會順利地與他人的會面。 5a.m.-7a.m.左耳有人會自遠方來。右耳有人會來與你相見。 7a.m.-9a.m.左耳恭喜你,你會有橫財。右耳恭喜你,你會事事亨通。 9a.m.-11a.m.左耳請
發布於 2023-08-16 06:46
0評論
是指病人體溫升高,雖經檢查未能確診的狀態,即使做出診斷,也通常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即,消除所有可能性直到僅存一種解釋而得出的診斷。定義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了以下標準:1、體溫多次高於38.3°C(101°F)上?至少3個星期無法確診?至少在醫院1周的檢查一個新的FUO定義,其中門診病人(這反映了當前的醫療行為)更受到重視,規定:2、3次門診隨訪或3天在醫院治療沒有確定病
發布於 2022-10-01 08:19
0評論
發熱患者在不同時間測得的體溫數值分別記錄在體溫單上,將各體溫數值點連接起來成發熱體溫曲線,該曲線的不同形態(形狀)稱為熱型。不同的病因所致發熱的熱型也常不同。臨床上常見的熱型有以下幾種:1、稽留熱:是指體溫恆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週,24h內體溫波動範圍不超過1℃。常見於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2、弛張熱:又稱敗血症熱型。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h內
發布於 2022-11-24 18:06
0評論
概述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炎症性的病變,而且一般來說屬於一種系統性的病變,如果說患者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沒有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導致關節的畸形。這個時候,對於患者來說非常的嚴重。當患者出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時候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就是出現關節的疼痛,而且患者經常會出現晨僵的現象。有的時候還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全身性的系統性的損害。 步驟/方法: 1、 一般來說,當患者出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時候可以表現出
發布於 2024-05-29 05:13
0評論
(一)感染性疾病 在發熱待查中佔首位,包括常見的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最常見,其次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與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惡性淋巴瘤、結腸癌、原發性肝細胞癌等。 2、變態反應疾病如藥物熱、風溼熱。 3、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IE)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等。 4、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
發布於 2022-11-30 09: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