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14 23:41

  很多女性都知道月经就是每月都出现一次的阴道出血现象。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发育初步成熟的标志。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所致,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剥脱,为什么是周期性的剥脱,周期还是28天左右,这正是本章所述的内容。
  1、什么是月经?什么是月经初潮?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农村晚于城市,随经济水平发展,初潮年龄有所提前。
  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70%血液来自血管出血,5%来自细胞渗出,25%来自静脉破裂回流。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
  月经期的症状:一般月经期无特殊症状,但由于经期盆腔瘀血及子宫血流量增多,有些女性可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个别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激动)、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以及鼻粘膜出血、皮肤痤疮等,这些症状并不严重.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2、月经周期特征
  女性典型的月经周期特征为规律的28天,但也常表现出不规律性,可波动于25-35天。初潮后或绝经前常常会出现无排卵周期,使月经长短不一,出血日期亦可波动于3-7天。
  3、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周期特性是由于卵巢性激素分泌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提到卵巢性激素周期性分泌就不得不提到排卵问题。
  排卵  生育期的每个月发育一批卵泡,经过征募、选择、其中只有一个卵泡可以发育成熟,并排出卵母细胞。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为卵泡闭锁。妇女一生中大概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黄体形成和退化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褶,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排卵后7~8天(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还踢功能限于14日。  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
  在性成熟期,除非是妊娠期或产后哺乳期,卵巢在不断的重复着上述的周期性变化。
  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卵巢卵泡周期性的发育,雌孕激素也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在卵泡期,卵泡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卵泡的不断增大,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的量不断增加,在卵泡成熟的排卵前,雌激素会达到最高峰。排卵后雌激素分泌量会有所下降。
  排卵后,黄体形成,黄体会分泌大量的孕激素,也同时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月经前,黄体萎缩,功能衰竭,分泌孕酮能力下降,血中孕激素水平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FSH和LH也会随着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着周期性变化。卵泡期时随雌激素水平的升高,FSH和LH水平会逐渐下降,排卵前,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下,升高的雌激素又会促使FSH和LH的升高,形成FSH峰和LH峰,以诱发排卵。黄体形成后,雌孕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又会使FSH和LH水平下降。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生殖器其他部分也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其中以子宫内膜的变化最为显著和重要。在卵泡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殖改变,此时子宫内膜称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卵巢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增殖期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此时子宫内膜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黄体晚期,黄体萎缩,雌孕激素分泌量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支持,出现坏死和剥落,表现为月经来潮,此时子宫内膜称为月经期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的结构 子宫内膜主要有3种组织结构,即上皮、间质、血管。从整体来说,子宫内膜分为两部分,即功能层和基底层。
  ①功能层 位于表面,分致密层和海绵层。致密层靠近宫腔表面,由紧邻腔上皮的基质形成。海绵层以腺体为主,间质较少,这层组织疏松,血供丰富。功能层对卵巢分泌的激素有反应,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变化,月经期坏死脱落。
  ②基底层 位于海绵层和肌层之间,含有子宫腺底部和支持血管。基底层对卵巢分泌的激素不敏感,周期性变化不明显。月经期只有功能层脱落,基底层不脱落。
  子宫内膜分3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增生期子宫内膜上有两种雌激素受体,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子宫内膜增生期时间不固定,取决于卵泡的生长时间。对月经周期为28天的妇女来说,其排卵大约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那么子宫内膜增殖时间为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分泌期 是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内膜呈现分泌期的改变。分泌期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是在增殖期的基础上孕激素作用的结果,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有:下调雌激素受体,使雌激素作用减弱;使雌激素代谢加速,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生前蜕膜化改变,腺上皮出现分泌变化。排卵是分泌期开始的标志,排卵后1-5天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大、弯曲;排卵后的6-10天为分泌中期,此期子宫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先前的弯曲与扩张达到高峰,子宫内膜的厚度增加,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分泌晚期又叫月经前期,在月经开始前4-24小时,内膜螺旋小动脉出现局部痉挛收缩,痉挛远端的内膜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扩张,血液从断裂的血管流出。
  月经期 由于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内膜组织变性坏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排出,就形成月经。在月经期,内膜的基底层开始增殖,形成新的内膜。故月经期既是上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开始。
  子宫内膜的血管的变化 以前人们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比较关注,对螺旋动脉的周期性变化研究比较深入,现在人们比较关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变化。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始终存在血管生成现象,在增殖期表现为血管的生张,分泌期最典型的表现是螺旋动脉的生长,月经前表现为血管退化,月经期表现为破裂血管的修复。
  血管生成受血管内皮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血管原蛋白等因子调节。许多研究发现,这些生长因子也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这与血管生成的周期性变化相关。
  5、其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在月经周期中,输卵管和子宫颈也在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作用是促进卵子的运输,提供受精场所和运输受精卵。输卵管分为4部分:①伞端,该部位纤毛细胞的纤毛摆动向宫腔方向,有拾卵的功能。②壶腹部,是受精的场所。③峡部,肌肉较厚,粘膜较薄部。④间质部,为于子宫的肌壁内,较厚的肌层包围。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为粘膜层和肌层,粘膜层由上皮细胞组成,包括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
  输卵管的拾卵是通过肌肉收缩和纤毛摆动实现的,卵子和受精卵的运输主要靠输卵管肌肉收缩实现。肌肉的收缩和纤毛的摆动是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实现的。雌激素可促进纤毛生成,孕激素使纤毛脱落。
  子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颈粘液主要由子宫颈内膜腺体的分泌物组成,此外还包括少量来自子宫内膜和输卵管的液体,以及子宫腔和宫颈的碎屑和白细胞。子宫腺粘液的分泌受雌孕激素的影响,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排卵前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加,拉丝度好,黏性低,有利于精子的穿透,排卵后,宫颈分泌黏液减少,黏性增加,拉丝度差。妊娠后,黏液变得更厚,可形成黏液栓堵住宫颈口,防止精子和细菌的通过。
  阴道粘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
  阴道黏膜上皮细胞也受雌孕激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阴道上皮底层细胞增生,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成中层及表层细胞,使表层细胞出现角化,,细胞内富含糖原,糖原经乳酸杆菌作用分解为乳酸。排卵后,孕激素使阴道黏膜表皮细胞脱落,因此,可以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来了解女性生殖内分泌状况。
  基础体温 孕激素可以上调体温中枢的疑问调定点,通常排卵前基础体温<36.5℃,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维持12-16天。临床上可以根据基础体温来判断有无排卵,如果有排卵,黄体功能是否很好。

什么是月经?相关文章
学会调节情绪月经是衡量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月月造访的月经被女性“亲切”地称呼为“大姨妈”。大姨妈性情多变,阴晴不定,有时候来得相当猛烈,让人有点招架不住;有时候又突然变得特别少。多的时候嫌她麻烦,少的时候有担心它有麻烦,女人就是这么个麻烦人。月经量少时也千万不可大意,需要进行调理。如何判断月经量少呢?专家强调,月经量少并不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而是每次月经期经量明显减少的现象。正常月经量一般维
发布于 2023-01-06 14:31
0评论
概述 如今很多小女生在月经的时候都会出现月经变黑的现象,但是自己还小所以不怎么懂这是怎么回事?那么怎么办呀? 步骤/方法: 1、 方法一:改变不良的习惯。出现月经变黑,可能是自己的习惯不好导致的。有些女性学会了抽烟喝酒,觉得很时尚。但是这些行为最女性的健康是多么的危害大。所以女孩在在平时需要养成生活起居、饮食有规律。 2、 方法二:治疗疾病。出现变黑的情况还需要考虑女性有妇科疾病的可能。所
发布于 2023-11-06 09:35
0评论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不要对于长期月经不调怎么办过于担心,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对于长期月经不调怎么办,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3、防止过度节食,戒烟限酒.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
发布于 2022-12-05 14:06
0评论
月经颜色发黑是由于气滞血淤,经血在宫内淤积时间长所导致,痛经也常常与此有关,或者某些妇科炎症所致。由于经血混杂了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和阴道上皮细胞,所以看上去颜色发暗,不像皮肤破损所流出的血那么鲜红,并且在月经血中还掺杂着一些小薄碎片。且经血比较少,在子宫阴道停留的时间一长,颜色就更加发暗。长时间的月经量少可能引起闭经或不孕等情况。月经发黑属于月经不调,应到医院进行治疗、调理。月经不调
发布于 2022-11-25 07:02
0评论
“月经”顾名思义,一个月来一次就对了,为什么还会“貌似正常”呢?在门诊,有时候会遇到这么一些郁闷至极的病人,明明月经每个月都来的,为什么第一次出现月经失调,B超一做就说子宫内膜不均,医生就让做诊刮,结果一刮就刮出了个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医生,我的月经每个月都来的呀,怎么会这样?”。这就要从什么是正常的月经说起了。正常的月经是生育年龄的妇女在卵巢周期性排卵的调控下出现的规则周期性子宫内膜剥脱出血。
发布于 2023-02-24 04:11
0评论
妇科门诊有很多来看月经异常的,而多数患者是因为月经变少了,颜色发暗了来看病的,而很多月经量多,甚至都出现了贫血的患者却不来看病,或者不肯接受治疗。患者不看病或不治疗的原因是觉得月经多很正常,月经少才不正常。什么是正常月经呢?女性在青春期后大部分都月经规律了,正常月经周期是指24天到35天来一次,每次约2-7天,每次月经量约为20-60ml。超过60ml月经量就偏多了,超过80ml临床上诊断为月经
发布于 2022-12-20 08:00
0评论
产后月经的复潮与产后产妇是否哺乳、哺乳时间的长短、产妇的年龄及卵巢功能的恢复能力等相关。一般说来,不哺乳者,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的产女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 月经复潮具体时间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产妇,产后一年月经才复潮。一般大多数不哺乳者,通常在产后6-10
发布于 2024-09-20 18:14
0评论
究竟哪些原因引起月经过多?①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某一环节失调,使卵巢的卵泡发育受影响,如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排卵障碍,无孕激素分泌,造成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当雌激素量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生长或突然下降时,子宫内膜大片脱落而导致经血量过多。②如宫内节育环、避孕药物使用不当,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刺激等均可能有一定影响。③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引起月经过
发布于 2023-05-15 20:37
0评论
请问我的月经过少怎么治疗?月经过少是指在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月经经量明显减少,甚至为点滴即净;或者是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比较少,都可以称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少是属于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并且经常伴体重增加。很多年轻女性在夏天的时候遇到经期来临不注意做防护工作,由于夏天太热,经常也是穿着超薄衣服,加上经常喝冷饮等现象是随处可见的,长期暴食生冷,很容易引发月经过少等妇科疾病。在
发布于 2022-09-30 13:04
0评论
年龄是判断月经紊乱的重要参考因素 青少年:初潮不久的青少年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月经不准很常见,规律性比较差。青少年的月经紊乱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可以自动转为规律的月经。 育龄期妇女:生育年龄的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很多流产的表现,就是“月经量多”、“月经期延长”以及“月经周期紊乱”。在排除妊娠以后,内分泌功能失调、排卵异常、肿瘤、口服药物尤其是避孕药也
发布于 2023-02-08 21: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