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俗称耳聋,常表现为听声不清辨音不明,因此听力损失患者会出现人际沟通障碍,给工作及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引起听力损失的病变多样。对于先天性性听力损失,常见病因是遗传性疾病、妊娠期间感染和产程异常事件;获得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包括:感染、耳毒性药物使用、外伤、噪音暴露、突聋致病因素和听觉系统老化。根据上述病因侵袭部位的不同,在临床上听力损失常分为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和混合性聋三类;根据听力受损的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聋。通常,轻度耳聋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大;我们重点讨论中度以上耳聋的外科治疗方案。针对此类患者,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的植入方案可以选择――人工听小骨、人工耳蜗、电声联合刺激、BAHA、振动声桥及骨桥。那么,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感音神经性聋病例
确切地讲,我们讨论的是感音性聋病例,即病变部位在耳蜗的病例。此类病例,如听力损失为中度耳聋以内(即听力损失不超过55分贝),使用助听器即可获得良好的听力康复。当患者为中重度以上耳聋(即听力损失超过55分贝),部分患者使用助听器的治疗效果不佳。
如患者出现陡降型听力损失,即低频听力较好(500赫兹听力损失不超过45分贝),而中高频听力较差(但中高频听力损失不能超过70分贝),此时可行人工中耳植入。目前国内获批可用于临床的人工中耳是振动声桥。
如患者为陡降型听力损失,但程度比上述病例严重:即低频听力(500赫兹)不超过65分贝,中高频听力损失超过80分贝。此时可行电声联合刺激植入。Cochlear公司的 Hybrid,及MED-EL公司的EAS,均为电声联合刺激植入。此类植入方案的特点是,电极植入耳蜗后,必须保留低频区的听力,以使患者在植入后能使用自身的低频听力,再结合电刺激重建听觉――通过两种听觉刺激方式的“联合”,实现听觉和言语的康复。
如患者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即各频率的听力损失均超过70分贝,此时必须植入人工耳蜗。国内临床开展人工耳蜗植入已15年,患者群体对该方案已较熟悉。
临床上还有一类患者,耳蜗功能正常而听神经功能异常,即听神经病患者。此类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不一,但都出现与听力损失不相匹配的言语识别的困难:即能听到,但听不懂。在除外听神经发育不良后,此类患者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传导性聋病例
临床上常见的需要外科治疗的传导性聋病因如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慢性中耳炎,胆脂瘤,耳硬化和外伤。在此我们不对上述病因做具体介绍,只讨论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病例,使用Jahrsdoerfer系统进行评分。如得分在7分(含7分)以上,建议行外耳道重建术以恢复听力。如得分在7分以下,此时耳道重建后再狭窄/闭锁可能性较大,建议行人工听觉植入。此时可选方案包括Cochlear公司的BAHA,MED-EL公司的振动声桥及骨桥。上述三种方案中,BAHA与骨桥是利用患者的骨导重建听觉,而振动声桥本质上是重建气导,较接近于自然听觉。
中耳畸形病例,除了前庭窗闭锁,其余情况均首选听骨链重建手术。术中视情况,选择使用PORP或TORP完成听骨链重建。对于先天性前庭窗闭锁病例,因人工开窗后再闭锁比率很高,因此建议选择人工听觉植入方案。可选方案包括BAHA、声桥和骨桥。
慢性中耳炎病例,术中清理鼓室和乳突病变后行听骨链-鼓室重建术。术中根据病变范围和听骨链受损的情况,决定具体的术式和选择适当的人工听小骨。此类病例,听骨链-鼓室重建术通常可获得较好的听力重建,因此极少涉及人工听觉方案的植入。
胆脂瘤病例。原则上,此类病例的听力重建应分期进行。一期手术,清理鼓室和乳突内的上皮组织;6-12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翻查确认胆脂瘤无复发后,根据听骨链残留及中耳术腔状况,决定听力重建方案。如镫骨底板仍可活动,并且仍具备重建小鼓室的条件,此时就应首选人工听小骨,重建听力;如只余留根治腔,难以行听骨链重建,建议植入BAHA或者振动声桥。
耳硬化病例,在镫骨切除后,行镫骨底板开窗并植入Piston,通常即可获得良好的听力重建。
外伤所致传导性聋,多见于鼓膜破裂或听骨链中断。首选听骨链-鼓室重建,术中可视情况使用人工听小骨。
混合性聋病例
临床上常见的造成混合性聋的疾病如下: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和耳硬化。鼓室内如持续存在感染灶,病原体及病变组织产生的毒素,可通过圆窗膜或者穿鼓岬的血管渗入内耳,损伤内耳造成感音功能的下降――这就是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病例会导致混合性聋的原因。另外,部分病例经历多次中耳手术后,耳科钻的反复使用,也可能导致内耳听力的下降,形成混合性聋。对于部分耳硬化病例,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耳蜗性耳硬化,此时即形成混合性聋。
对于混合性聋病例,外科手术(听骨链-鼓室重建术)只能解决耳聋的传导部分,对内耳功能的下降无治疗作用。此类病例中,如内耳功能(骨导)下降比较轻微(不超过30分贝),在进行成功的听骨链-鼓室重建手术后,也可获得相对满意的听力重建。因此我们讨论双侧内耳功能(骨导)下降超过35分贝的混合性聋病例的手术方案。
慢性中耳炎病例。术前行颞骨CT,根据病变范围及解剖情况,如预估鼓室重建后,可保留相对完整的外耳道形态,则可行病变清除并行听骨链-鼓室重建,术后干耳,患者再佩戴助听器;如术前预估不能保留外耳道后壁,或患者要求术后保持外耳道开放(因外耳道湿疹或炎症),此时可考虑人工听觉植入方案:如骨导阈值在35-45分贝之间,BAHA、骨桥和声桥均可选择;如骨导阈值在45-60分贝之间,建议植入振动声桥。
胆脂瘤病例。此类病例的处理原则与上述慢性中耳炎病例相同。特殊的是,对于双侧余留根治腔的重度或极重度混合性聋病例,也可行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损失的手术治疗 - 人工听觉植入计划
发布于 2022-10-18 02:54
听力损失的手术治疗 - 人工听觉植入计划相关文章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听力损失可分为以下几类:(分贝,即dB)正常听力:-10~25分贝对一般的声音及语言分析清楚。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对细小的声音难以分辨,如树林风吹声。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对日常语言有听觉上的困难,与人交谈感到模糊不清,开始需要借助助听器的帮助。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仍感模糊,助听器帮助较大。重度听力损失:70-90分贝以上,对于
发布于 2022-12-23 00:35
0评论
所患疾病:大前庭导水管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26岁,两周前我妈妈代我前去您那儿就诊咨询。左耳一直稳定极重度聋,右耳自小中度至中重度聋。16岁起开始右耳佩戴助听器,效果不错。左耳大功率助听器也无法识别字词,故一直没有佩戴。08年起右耳听力反复波动。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输液,口服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咨询:可以说一直废用的左耳能不能做电子耳蜗?提到在国外,耳蜗手术植入差
发布于 2022-10-23 18:49
0评论
众所周知,深度耳聋的患者可以用植入电子耳蜗(cochlearimplant,CI)的方法来改善听力。但是,对于那些耳蜗神经受损甚至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由于缺乏完整的蜗神经功能而无法通过电子耳蜗来改善其听力,听觉脑干电极植入(auditorbrainstemplant,ABI)即为这些缺乏完整的蜗神经功能患者所设计。听性脑干植入,即将电极植入脑干蜗核后,通过体外接收器讲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刺激
发布于 2022-10-21 08:39
0评论
在考虑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中,有一些患者还有少量的残余听力。这部分患者往往并不完全乐意接受人工耳蜗植入。保留这类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残余听力仍然十分重要,因为,它是衡量神经组织有没有受损的一个检验标准。确保残余听力没有受损是人工耳蜗植入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因为残余听力受损可能影响到他们应用未来技术的机会。有可能未来的某一项新技术,如新的设备、生物的或者药物等更无创的新技术将更成功地解
发布于 2022-10-23 17:59
0评论
人工耳蜗植入是指患有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人,通过利用一个内耳的替代装置--人工耳蜗,使其听力接近正常,并经过训练,达到言语交流目的的矫治方法。这是一种已获得国际认可的医学界的高新科学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耳蜗呢?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人工耳蜗是由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组成,体内部分由植入电极和接收/刺激器组成,体外部分由
发布于 2022-10-24 12:29
0评论
一、人工耳蜗的植入年龄:1、语前聋最好不超过7岁,因为7岁以后人的听觉和言语中枢就基本停止发育了,再植入耳蜗效果就比较差,好多只能是听见声音,但不会有语言的体验!2、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有报道最小8月的,太小的话孩子颅骨发育太小可能影响手术,加之人工耳蜗植入是全身麻醉下完成,麻醉插管有一定困难!3、老年耳聋患者也可以进行耳蜗植入,前提条件是全身情况尤其是心脑血管和肺功能等能耐受全身麻醉及手术。二、
发布于 2022-12-23 01:15
0评论
重度及以上耳聋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疾病,而尤其是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普通的药物保守治疗无法提高听力,只能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重建听觉。儿童先天性耳聋造成的终身聋哑更是一件令家庭和社会痛心的事。人工耳蜗是一种半植入式的医疗电子装置,分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即把体内部分的植入体通过手术安装到患者体内。待术后切口愈合之后,再佩戴上体外的言语处理器,患者就能重新听见声音。从1977年世
发布于 2022-10-18 04:39
0评论
白内障手术是去除了混浊的自然晶状体,再以人工晶体替代的手术。不同的人工晶体,有着不同的视觉功能。所以人工晶体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术后的视觉效果和生活质量。折叠型人工晶体是现代超乳手术中最广泛使用的晶体类型。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焦点晶体和多焦点晶体两大类:单焦点人工晶体只有单一清晰的焦点,根据不同的目标屈光度,可以实现看近清晰(看远时必须戴矫正眼镜)或者看远清晰(看近时必须戴矫正眼镜)。
发布于 2023-02-05 22:42
0评论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从迎接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痊愈出院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下面分别叙述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一、术前:1、进行听力学和颞骨影像学检查;2、常规行心、肝、肾、肺功能及出凝血功能检查;3、术前1天于术侧耳后6cm处备皮,剪去患儿指甲并做好清洁处理。临床上在术前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以下沟通:由于患儿为语前聋,有语言交流
发布于 2022-10-24 12:34
0评论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耳聋的患者尤其是小孩,因无法接受声音信号,还会失去听觉语言功能。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重建听觉及言语功能,使其能融入主流社会。在日本,最早
发布于 2023-01-30 08:1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