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易发生血肿。从病理生理来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性收缩,组织灌流量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缺血、缺氧、水肿,血管脆性增加,当受到外力加压或碰撞时,阴道黏膜下血管破裂、离断、出血,在疏松组织中很快扩展为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则表现为会阴伤口或切口的广泛性渗血,如果止血不彻底,则容易形成弥漫性血肿。在血肿中,头位顺产,其中Ⅰ度裂伤占62.5%,说明过度用力地保护会阴,致使阴道壁深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出现血肿。如果缝合不彻底,血肿可以逐渐加大。因此,提高保护会阴技术及缝合技术,是预防血肿的关键。
产后会阴血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于 2023-06-27 05:28
产后会阴血肿的中医辨证治疗相关文章
一、早期乳腺炎的治疗
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
内服药:汤药: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勺。
外用药: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外贴,简单方便、有效,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发布于 2023-04-20 02:40
0评论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利湿止带。
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
发布于 2023-06-27 02:14
0评论
1、肝气郁结证
证候:经前抑郁不乐,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甚至怒而发狂;经后逐渐减轻复如常热,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胸闷胁胀,不思饮食,彻夜不眠,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
2、痰火上扰证
证候: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面红目赤,心胸烦闷,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
发布于 2023-06-06 04:30
0评论
概述
我生产完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最近下体还是再出去?而且出的挺严重的,就去检查了一下检查说是阴道壁斜种而且盆腔也有些血肿,有的时候要不也特别的酸痛,不感动不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办法,也不知道现在我可不可以吃药,平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哪些能够缓解这些症状的发生呢?
步骤/方法:
1、
因为生产过后身体是非常虚弱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身体用
发布于 2023-02-05 12:03
0评论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对于产后恶露不净之症早有研究,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中药名方“产后恶露膏”即是中医治疗此症之专用药。由益母草、红花、桃仁、急性子四位中药组成,产后恶露膏以收敛止血与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通中有守,相辅相成,其益气养阴之用药特点亦符合女性体虚之病机,使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来倍受中医医家所推
发布于 2023-08-08 13:48
0评论
产褥中暑(puerperalheatstroke)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产后郁冒”范畴。产妇亡血多汗,血虚津伤,阳气独盛于上,复因感受寒邪,气机壅塞,上焦不通,胃气失和,津液不足,因而见有脉弱,呕吐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以及舌有苔、身无汗等症者,治以发汗散邪、调和阴阳,以使汗出则邪去,阳弱而后与阴相
发布于 2023-08-30 16:30
0评论
概述
女性产后阴部的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清洁不当很容易导致感染,因为很多女性分娩后阴部都会有伤口,在这期间如果没有做好清洁的工作,很容易导致伤口受到感染,一般来说,女性在分娩后在进行阴部清洁的头几天,都会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消毒和清洁的工作的,同时,女性分娩后也要做好个人的清洁工作,这样才能确保阴部的清洁不受到感染,那么,产后如何保持会阴清洁?我们来了解一下。
步骤/方法:
1、
女性分
发布于 2022-10-28 15:27
0评论
中医辩证
产后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胎产心法》
一、气虚: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产后恶露中医诊断治疗
三、血瘀:
发布于 2023-04-29 21:31
0评论
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h,回病房后应继续加强观察,经常询问病人有无疼痛加重、肛门坠胀、便意感,严密观察产妇精神状态、面色,并监测血压、脉搏等变化。有异常者应及时肛诊或阴道检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切忌未检查即以"宫缩痛"对产妇进行解释或简单地予以止痛剂等处理,导致延误病情。产妇分娩后在产房观察2h,回病房后应继续加强观察,经常询问病人有无疼痛加重、肛门坠胀、便意感,严密观察产妇精神
发布于 2023-06-27 05:48
0评论
中医辩证
产后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胎产心法》
一、气虚: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产后恶露中医诊断治疗
三、血瘀:
发布于 2023-06-27 06:4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