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30 16:30

   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体质虚弱的条件下,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性急性疾病。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产后郁冒”范畴。产妇亡血多汗,血虚津伤,阳气独盛于上,复因感受寒邪,气机壅塞,上焦不通,胃气失和,津液不足,因而见有脉弱,呕吐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以及舌有苔、身无汗等症者,治以发汗散邪、调和阴阳,以使汗出则邪去,阳弱而后与阴相和。所谓损阳而就阴也。对严重胞胎既下,气血俱去,忽而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者,当急投益气固脱,辛香逐血等剂。

产褥中暑中医辨证相关文章
产褥中暑治疗 产褥中暑的治疗原则是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硷紊乱,积极防治休克。降温宜同时采用物理降温。首先将病人移置凉爽通风的地方,全身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腘窝部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同时用电扇向病人吹风,并用力按摩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的淤滞。 产褥中暑治疗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应用药物降温,以氯丙嗪为最常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松
发布于 2023-08-30 16:17
0评论
【药膳食疗】 1,猪肾粥: [原料]猪肾1对,粳米150g,薤白3g,人参、葱白各6g。 [制法]先将猪肾洗净切片,待用;粳米洗净水煮。至粳米半热时将猪肾、人参、薤白、葱白放火锅内煮。 [功效]补肾益精,补气通阳。适用于肾精亏损之产后感染发热。 [服法]食用时可加入少量精盐,2次/d。 2,五神汤: [原料]荆芥、紫苏叶、茶叶各6g,生姜2g,冰糖25g。 [制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同荆芥、一紫
发布于 2023-08-30 16:24
0评论
产妇在室内高温闷热环境下,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很容易中暑。 据医生介绍,产后,产妇体内储留的水分需要排出,因此有显著的利尿现象,出汗也特别多,可以经常见到产妇衣、被为汗水浸湿,夜间尤甚。出汗也是一种散热方式,当环境气温超过35℃时,机体依靠大量汗液蒸发进行散热。但是一些旧风俗习惯却要求产妇密闭在家中,由于住房矮小,室温过高,湿度很大,产妇出汗散热又受到严重障碍,将导致体温中枢调节失常,出现高
发布于 2023-08-30 16:10
0评论
1、病原体种类 产褥感染目前认为孕期及产褥期阴道内的生态极复杂,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寄生,但以厌氧菌占优势另外,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要以致病。 (1)需氧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可分18族B族链球菌(GBS)产生外毒素与溶组织酶,使其致病力、毒力播散能力较强,与产褥感染关系密切,可引起严重感染其临床特点为发热早(平均在产后11小时),体温超过38℃,有寒战心率快
发布于 2024-05-27 23:23
0评论
概述 产后产褥感染是指生殖器官感染。原因是在伤口病原菌入侵(子宫胎盘表面)和传播到生殖器官和盆腔炎的其他部分。细菌的致病细菌,寄生于宫颈,阴道和肠道。下面就关于此病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同大家分享下,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 1、 下列情形之一的,容易导致感染的晚期妊娠性;不注意卫生;胎膜早破(破膜时间越来越容易);多阴道分娩手术;产道损伤;一般条件差,如营养不良,贫血等。 2
发布于 2023-02-07 00:43
0评论
概述 如果发现有产褥感染的情况应该马上处理,不要等发生了不良后果再去重视,产褥感染主要表现为产妇发生休克症状、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今天让我为大家分享产褥感染应该怎么处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 1、 注意清洁卫生,要坚持每天换洗被裤,洗后要在阳光下晒干,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做好皮肤、乳房方面的护理。 2、 可以做一些收缩肛门或者憋尿的小运动,以促进肌肉伸展能力的恢复,建议睡觉时
发布于 2023-02-07 07:47
0评论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分娩时由于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而招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脓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粘连甚至闭锁若向深部蔓延,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蜕膜后称子宫内膜炎。感染侵及子宫肌层,称子
发布于 2024-05-27 23:30
0评论
一、早期乳腺炎的治疗 初起阶段主要表现为乳汁淤积,热毒内盛,其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 内服药:汤药: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勺。 外用药: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外贴,简单方便、有效,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发布于 2023-04-20 02:40
0评论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利湿止带。 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
发布于 2023-06-27 02:14
0评论
1、肝气郁结证 证候:经前抑郁不乐,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甚至怒而发狂;经后逐渐减轻复如常热,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胸闷胁胀,不思饮食,彻夜不眠,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 2、痰火上扰证 证候: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面红目赤,心胸烦闷,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
发布于 2023-06-06 04:3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