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21 07:54

  由于年龄增大及生产性噪声引发的听力损伤已经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而近来有许多年轻人甚至是许多青少年因耳鸣、听力下降前来医院就诊,国外有研究表明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青少年的听力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中心统计每年全世界新增约5百万由噪声导致听力损伤的青少年。

  较常见的娱乐性噪声包括音乐播放器(随身听、MP3)、手机、KTV、蹦迪等高音量声音。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它们的听力损伤机理和结果。

  1MP3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随时随地打开MP3播放器,塞上耳机、放大音量,旁若无人的听着喜欢的音乐。行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不少人乘车、走路、候车都塞着耳机听M P3,用以打发时间。而它给大家带来娱乐的同时正悄悄损害着人们的听力。在国外,全球著名的音乐播放器制造商 ipod(苹果)公司曾遭到消费者的起诉,理由是使用ipod损伤了消费者的听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戴耳机听MP3容易导致听力损伤的机理: 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机与外耳道贴得很紧, 声音进入耳道后没有缓冲和回放的余地,声音信号较前提高9分贝。很强的声压集中地传递到薄薄的鼓膜上, 引起听觉器官异常兴奋; 但感受声音传导的听毛细胞长期在8090分贝的刺激下, 会发生萎缩或减少, 使听力减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最初进入噪声环境中时,听力会出现轻度下降,一旦返回安静环境后就能迅速完全恢复,因为短时、低强度的噪音将导致暂时性的听觉丧失, 并伴有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 TTS),这种损伤在一定时间后可以恢复。但是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导致听毛细胞发生损害及退行性变,内耳供血减少,发生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即永久性阈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 PTS)MP3音量越大,所听时间越长受损的听毛细胞就越多。

  有报道指出高于90分贝的任何声音如果接触时间过长的话,可引起某种程度的听力丧失。但MP3放出的声音大多超过100分贝,甚至可以高达120分贝。这个声音几乎等同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音量。

  听力下降对青少年最大的伤害是影响语言发育,其次是造成智力发育迟缓,使他们难以融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除了导致听觉系统损伤外,过高的立体声响会和噪音一样引起心血管、神经、消化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

  2、手机

  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手机的普遍应用,手机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健康杀手”。

  不同于普通的电离辐射,由手机发射的波长900 MHz 1,800 MHz电磁波虽然尚没有达到损伤DNA的程度,但此种微波可以辐射深度达颅内46cm,刺激水分子和细胞发生运动,导致相应组织温度上升0. 1°C,引发如头痛、脑血供障碍、面部皮肤烧灼感以及耳部及耳周皮肤烧灼感等热反应。而且可以发生诸如睡眠方式的改变、血压升高、认知功能障碍等非热反应。另外,尽管并非所有专家认同长期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导致脑瘤和听神经瘤等发生率升高,但由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引发的潜在致癌作用已经引发了众多专家的关注。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类似于过度噪声刺激对听力的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

  3、KTV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KTV、酒吧、迪厅,整夜暴露于震撼的音响轰鸣之中,迪斯科音乐和摇滚音乐造成的噪声可达100分贝, 甚至120 分贝以上,可以导致人出现耳鸣、耳聋、耳闷等症状, 并出现重听, 临床上叫做“迪斯科重听”, 属于急性音响性外伤范围。

  类似于长时间佩戴MP3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过度的噪声刺激将导致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损伤或丢失, 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噪声刺激还能使外周听觉神经纤维突触间的联系发生改变, 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频率调谐曲线复杂的重构、对声音信号整合能力的下降以及语言辨识能力的降低。除此之外,音量的急剧变化可以导致听觉器官的急性声损伤,出现内耳组织听毛细胞的损伤、盖膜移位等。动物试验已经证明一定强度的冲击波负压确能使中耳和内耳发生机械性创伤,并伴有明显的听功能损害。

  应对措施

  据WHO公布的《全球失聪和听力损伤的事实档案》表明,至少有1/2的听力损伤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听力保护重在预防,以下几点我们谈谈保护听力的相应措施。

  选择环境: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因为测试显示,在安静环境下大多数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另外由于运动时内耳血供不稳定,因此最好不要运动时听MP3或使用手机。

  控制音量:听MP3或使用手机时把音量调到4050分贝,达到清晰的程度即可,不可超过最大音量的60%以上(MP3最大音量为100分贝时)。

  控制时间,注意休息:戴任何耳机,即使音量适宜,也不可持续时间过长,更不可戴着耳机睡眠。根据所收听MP3 音乐的类型的不同, 长短也有不同, 过分激烈的音乐, 1小时左右应该休息一下, 听一张CD 的长度应休息15 分钟。轻音乐、人说话声、较慢的流行音乐可以100 分钟左右休息一次。另外,尽量少的短时间使用手机。有专家经过实验发现使用手机10分钟以内,人的听力没有较大改变,因此我们建议每次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避开噪声,选择耳塞:远离“蹦迪”、装修敲击电钻、强烈摇滚打击音乐、爆竹、锣鼓等噪声环境。选择耳罩或海绵耳塞保护听力。其中耳塞又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两种。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 不论是耳塞还是耳罩都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①与耳部的密合要好; ②能有效地过滤噪声; ③配戴时感觉舒适;④使用起来简便。在耳塞类听力防护用品中, 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是一种具有慢回弹性的泡沫制的耳塞。它具有携带存放方便、降噪效果好的优点, 并且能适合不同人的耳道, 配戴时感觉舒适。耳罩类产品也向多样性发展, 有的可以直接与安全帽配合使用, 有的可防震, 有的可折叠等等。

  拉长距离:使用手机时,尽量将手机放在远离耳部的位置,减轻由于电磁波引发的副作用。

  更换耳机:使用MP3时避免戴插入式耳机,尽量选择头戴式耳机。即使购买插入式耳机,也应最好购买高质量的产品。

  定时检查:包括对随身听质量特别是音质、音量的检查;还包括个人听力的检测。如果出现头晕、耳痛、耳鸣、重听或耳聋,以及出现周身不适、疲倦、心烦抑郁、失眠、消化紊乱等症状时,更要及时看医生,进行耳科检查。

  趁早治疗:如有重听、耳聋迹象,要及早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B1B12、丹参等药物,可以改善血循环和促进神经营养代谢,必要时亦可用高压氧治疗,或许能收到较好效果。

  除了上面谈到的几点保护听力的方法外,有几点也应注意:

  不要经常掏耳朵。许多人喜欢用硬物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引发外耳道炎、鼓膜炎。多人供用掏耳工具,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耳朵的自洁机制可以将耵聍自行排出,即使由于体制原因耵聍排出受阻,也建议患者到医院诊治。

  防止药物性耳聋。许多药物可以导致耳聋,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司匹林、奎宁等。我们应慎用或禁用这些药物,如果必须使用,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遵守医嘱。

  经常用手掌或手指按摩耳廓有助于耳部的血液循环,有益于耳朵的健康,但应注意按摩要轻柔,以防发生耳廓假性囊肿。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防止情绪波动,调节合理的饮食。

  听力保护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希望大家从现在做起,都能爱惜自己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

听力保护正在进行中相关文章
概述 婴幼儿的健康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平时不注意身体护理,可能会引起疾病的产生,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了,视力健康受到影响,也可能会导致听力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平时应该多注意耳朵部位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其实听力的保护是从小做起的,小的时候平时不注意身体健康都可能会影响到人的听力,所以出现了疾病应该及早治疗。 步骤/方法: 1、 保护听力应该从小做起,有的小孩子如果出现了鼻炎或者鼻窦
发布于 2023-05-06 17:38
0评论
1、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不必惊慌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影响筛查结果的因素较多,如当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宝宝外耳道(如残存羊水)或中耳有分泌物、鼻堵呼吸不畅等等都会导致通不过听力筛查。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比例在10%左右,也就是说初次筛查未通过最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
发布于 2023-03-04 08:51
0评论
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0.2%,其中重度至极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的为0.1%。听力正常的新生儿到四个月的婴儿,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较大的声音会发出惊跳反射的动作,即身体四肢的瞬间抖动。在3~4个月时对言语声已非常感兴趣,已开始把眼球或头转向声源方向。一般在4-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由于听力障碍的儿童生活环境中缺少
发布于 2023-08-29 15:47
0评论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的重要手段,听觉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发生病变引起听觉功能障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称为耳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4.16%,居各类残疾之首,听力障碍正在成为影响公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听力损失可由外耳、中耳等机械性阻断声音的传导所致(传导性耳聋),或因内耳、听神经、听
发布于 2023-02-17 15:06
0评论
噪音形成的危害相对而言是潜在而且慢性的,容易被忽视,但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很难挽回。不过,准妈咪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提高警惕,防范未然,要保护好宝宝的听力并不难。 1、有条件者可临时调换居住地点,要有意识地避开建筑工地等噪声强度大的场所; 2、改换工种,脱离噪声强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工作; 3、减少去闹市区的次数,尽量避免汽车与人群的嘈杂声; 4、不去歌厅等声强的娱乐场所; 5、把家中电视机、录
发布于 2023-05-08 12:29
0评论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我国每2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单耳或双耳听力损失者,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双耳听力损失影响正常生活者。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聋哑。同时,语言发育的滞后还可影响儿童心理、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对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和治疗,使这些儿童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
发布于 2023-07-20 15:06
0评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生的聋儿约有2~4万人,更有大量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的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出生后头3个月的婴儿可以辨认发音节律6个月的婴儿对母亲的言语声有偏爱表现7个月的婴儿会发出具有规律性的音节;9个月的婴儿已开始会叫爸爸妈妈,为此把7~12个月的期间称为初始学语期人类听觉系统的发育自降生后即开始,1岁以后,言语中枢逐渐发育,至2岁时已可迅速习得言语,7岁以前为最佳言语获得
发布于 2022-12-23 00:50
0评论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从出生后干预移步到出生前预防,通过产前基因诊断或孕前遗传学检查与咨询,就可得知胎儿是否会出现先天性耳聋。对爸爸妈妈而言,此举无疑为宝贝听力健康更早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听力筛查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等同于宝贝今后听力就不会发生问题。保护好宝宝的耳朵还是爸爸妈妈不可忽视的任务。引起宝宝听力下降的原因:与成年人相比,宝宝的耳朵发育还不完全,耳道结
发布于 2023-02-07 05:52
0评论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诞生被高频率的使用,人体在悄无声息中受着各类辐射的威胁,我们的耳朵也因此成为了“受害者”之一。近年来,因突发性耳聋、耳鸣、头晕等症状前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医率逐年递增,根据患者的描述以及通过相关辅助检查,被确诊为听神经瘤的患者成上升趋势。首先,认识一下这个长在听神经鞘膜上的“定时炸弹”。听神经瘤是一种生长在前庭蜗神经上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膜。又称为前庭神经鞘膜瘤,多发生于3
发布于 2023-02-17 12:26
0评论
耳机与听力损害很多青少年不注意保护听力,小小年纪就出现了严重的听力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影响青少年听力的最大因素是耳机使用不当,表现在长时间、大音量第使用耳机,这种不良习惯对听力具有严重威胁,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耳聋。许多青少年喜欢玩网络游戏,为了追求音效,玩儿的时候还要戴着耳机,在电脑前一泡就是一整天甚至是通宵达旦,还把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更多的人则喜欢挂着MP3、MP4,无论是走路、坐车或
发布于 2022-09-24 15:4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