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22 14:14

  “跖间神经瘤”这一病症最早于1876年由Thomas G. Morton所描述,故又称之为“Morton 神经瘤”,属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范畴。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性别、穿鞋及行走习惯、慢性损伤以及神经退变等因素有关;其中跖骨间活动度的差异、前足负重异常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目前女性穿着较流行的鞋型多为前端较窄的高跟鞋,所以这可能是跖间神经瘤好发于女性的一个原因。前足的其他疾患,如弓形足、拇外翻等,会因为前足内侧第一跖趾序列的功能异常或丧失,引起足底负重区外移,使第二、三跖趾序列负重增加,而诱发跖间神经瘤。
  但跖间神经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趾总神经受到长期卡压等慢性机械刺激后的瘤样病理变化,主要是神经内和神经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多,外观形似瘤样。
  [临床表现]
  病人最常表现为前足跖侧疼痛,部分病人表现为足趾的疼痛。疼痛多为烧灼样,也可为刺痛、胀痛和压榨样疼痛。疼痛可向足趾放射,少数也可放射至足背及足近端。行走、穿窄小的鞋、高跟鞋可加重症状,而休息、脱去鞋或按摩局部可缓解症状。一般无夜间痛。部分病人自觉趾蹼间跖侧有肿物。部分病人可感足趾麻木。病程多经过缓慢,极少数也可急性发病。
  患足多无畸形、肿胀。病变局部跖骨头间有压痛,有时可向足趾放射。从足内、外侧向足中央挤压,如出现局部疼痛,有助于诊断。有时可见足跖侧小肿物,挤压趾蹼间隙肿物可引起疼痛。足趾感觉一般是正常的,少数病人可有感觉减退。
  X线平片对诊断帮助很小,其主要作用在于鉴别由于骨、关节病变所引起的前足痛。超声波检查对趾间神经瘤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趾间神经瘤诊断中的作用与超声波检查相似。影像学发现必须和临床表现相结合才能作出诊断。
  可用麻药局部封闭帮助诊断,但注射要准确,麻药不要太多以免阻滞周围病变组织,影响判断。
  在诊断时,还应和下列疾病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跗管综合征,外周神经炎,跖趾关节滑膜炎以及类风湿、痛风、创伤等造成的跖趾关节病变,跖骨头坏死以及临近的滑膜囊肿、脂肪瘤、腱鞘囊肿等。
  [病因和病理]
  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多为单侧发病,最常见于第3趾蹼间隙,其次为第2趾蹼间隙,1、4趾蹼间隙罕见。
  跖间神经瘤的确切原因还不太清楚。一般认为是跖间横韧带下的趾神经受到嵌压所致。趾间神经瘤为什么常见于第3趾蹼间隙?有人认为是由于第3趾总神经是由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共同发出分枝组成,较其它趾总神经粗大,更易受到损伤。另外,1、2、3跖骨相对固定,而4、5跖骨活动度较大,3、4跖骨头间相对活动,易损伤其间的趾总神经。但有人解剖尸体只发现有27%的标本第3趾总神经是由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共同组成。另外,第2趾总神经神经瘤也不十分少见,这些都难以解释这一问题。对女性多发趾间神经瘤的解释是女性一般爱穿高跟鞋,这样前足的应力负荷增加,同时足跖趾关节更为背伸,被拉紧趾神经较易受到损伤。少数病人也可由于从高处落下或突然长距离行走损伤而致。趾总神经周围的滑膜囊肿、腱鞘囊肿、脂肪瘤等肿物,如压迫、刺激神经后也可引起趾间神经瘤。
  [非手术治疗]
  首先让患者换穿宽松、低跟的鞋,于患处近侧加用跖骨垫,症状缓解不满意者可行局部封闭注射(利多卡因和类固醇激素)。经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消除。为了避免出现由激素引起的局部并发症,不应连续或多次注射,也不应同时多点注射。
  [手术治疗]
  对于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的趾间神经瘤患者,应采用手术方法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持久解除。
  对于显著变形的神经应使用经典的手术方式,即趾总神经切除术。但由于切断了神经,可形成残端神经瘤,受到刺激仍会引起疼痛。这可能是此术式仍有15-20%的不满意率的一个原因。对于病史短,神经增粗不明显的病人可使用神经松解术。术中切断跖间横韧带,松解趾总神经周围的纤维粘连组织。由于术中不切断神经,避免了残端神经瘤形成所引起的症状。
  在治疗趾间神经瘤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前足的其他疾患,如弓形足、拇外翻等,必要时可同时手术。

跖间神经瘤如何治疗?相关文章
神经痛或良性神经瘤可发生在任何趾间神经,趾间神经行走于趾骨之下和跖骨之间,越过跖球,走向远端,支配足趾。第三足底趾间神经由内,外足底神经的分支组成,通常在这里形成神经瘤(Morton神经瘤),单侧神经瘤比双侧更常见,女性比男性更多。跖间神经瘤症状和体征趾间神经痛的特征是沿着一支或多支足部神经向趾球或足趾放射的突发性疼痛。这可能系保护足部趾间神经的脂肪垫的消失,反复的轻度外伤或不适当的穿鞋所致。趾
发布于 2022-10-23 00:24
0评论
     有一类直肠肿瘤被各医疗及研究中心称为罕见性疾病,但却有着与直肠癌同样的危害性。它们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法尚未完全达成共识,预后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直肠间质瘤最为典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属上皮源性肿瘤,既往被称作“直肠类癌”,是一组起源于内胚层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相较消化系统其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少有神经内分泌活性。间质瘤属间叶源性肿瘤,因镜下形态
发布于 2023-01-29 09:52
0评论
什么是神经鞘瘤?神经鞘瘤又称为雪旺细胞瘤,是一种孤立性,有包膜,生长缓慢,有神经鞘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椎管内也较常见。神经鞘瘤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软组织肿瘤的5%。所有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发病期在20-50岁,发病率无性别倾向。神经鞘瘤有什么症状?肿瘤发生部位以四肢、头颈、躯干多见。四肢屈侧大神经干周围多发,如N窝、肘、腋窝、腕部。皮肤病变界限清楚。
发布于 2023-03-06 06:01
0评论
胸膜间皮瘤属于双向性分化的肿瘤,也就是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胸膜间皮瘤,肿瘤生长缓慢,包膜完整,良恶性的判断应依靠病理检查的镜下情况而定,所以您的情况应根据病理结果确定良恶性。建议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及保暖,进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感冒。 这种病情是需要你通过手术切除后给予病理检查的,你可以给予观察治疗的效果的,给予观察的列卫是甲
发布于 2024-09-11 17:56
0评论
恶性神经鞘瘤恶性神经鞘瘤又称神经纤维肉瘤,是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的神经外胚叶异常,导致周围神经的多发性肿瘤样增生和神经鞘、神经纤维中的结缔组织增生。约25~30有家族史。来源于周围神经的低分化梭形细胞肉瘤,多发生在成人和老人。肢体躯干为其好发部位,其次为深部软组织、腹膜后及纵隔等。肿瘤突然迅速长大,常有假性5cm以上包膜:可分为6型:1、恶性雪旺瘤:恶性较高,瘤中常见骨、软骨、脂肪组织等异源型成分
发布于 2023-02-19 05:41
0评论
概述 我朋友的爸爸今年65岁,会出现下面的症状,如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一个月前叔叔的病情突然加重了,都不能下地了,做儿女的看着很是心痛,我朋友试了各种方法,有的可以止痛,有的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老人年纪大了,不想让他做手术,因为手术也是有一定的风险,而且还要受罪,所以想问问大家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步骤/方法: 1、 能够正常行走的可以试试倒走锻炼,按
发布于 2023-02-03 17:07
0评论
椎管神经鞘瘤是脊柱椎管里多发的一种常见的肿瘤,又叫椎管雪旺氏细胞瘤,约占椎管肿瘤的25%左右。绝大多数椎管神经鞘瘤都是良性肿瘤,缓慢生长,只有很少数约2.5%神经鞘瘤为恶性。因为肿瘤生长缓慢,产生的症状患者容易耐受,所以很多病人在就诊时肿瘤已生长的很大,耽误了治疗的时间。所以在发现身体有某个部位持续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和麻木的时候,要考虑到有椎管神经鞘瘤的可能。有时肿瘤生长会沿着脊柱的间隙如椎间孔
发布于 2023-03-06 04:26
0评论
脑干神经胶质瘤是主要好发于儿童的肿瘤。它们通常被认为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历史上,脑干神经胶质瘤被认为是单一的疾病而仅仅通过放疗来治疗,通常没有形态上的诊断。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明智,它的五年存活率通常为20%-30%。过去的十年里,由于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多种多样的脑干神经胶质瘤变得明朗起来,一些学者已经确定一些重要的亚群,它们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部位、生长方式。对于肿瘤多样性认识的提
发布于 2022-10-10 05:38
0评论
现代神经外科对神经影像技术的要求很明确,诊断胶质瘤要考虑肿瘤的大小、范围、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包括重要动脉、皮层静脉、皮层功能区)的毗邻关系等。神经影像对于制定胶质瘤手术计划起最重要的作用。神经影像诊断主要包括CT与MRI,这两种诊断方法可以相对精确地提供肿瘤在颅内的解剖位置。MRI优于CT,并且MRI可以显示病灶的侵袭范围。当我们怀疑胶质瘤时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考虑:①是否是胶质瘤,其部位、大小
发布于 2022-10-20 03:14
0评论
概述 老婆好像很小的时候就得了鼻炎,平时说话都是很重的鼻音。我和她在一起后说带她去看,她总是说没用,鼻炎是治不好的,就是不去看。去年的时候她总感觉鼻子里面好像起疱的感觉,我说带她去医院看,她又说不去我后来生气了她才答应去医院。结果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得了鼻神经胶质瘤。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步骤/方法: 1、 检查出来后,我就安排老婆住了院。经过全身各方面的检查,最后确定第二天进行手术治疗。手
发布于 2023-12-07 16:2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