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17 18:46

概述

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黏膜及内脏出血,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多为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由小板产量不足,血小板破坏或损耗过多,血小板分布紊乱,综合性因素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所致。如今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父母更加关心小儿疾病,下面讲述紫癜如何治疗

步骤/方法:

1、 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法,如果这种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家长可以选择将小儿脾脏切除,减少血小板被吞噬的数量,进而增加小儿体内整体血小板数量保持稳定。

2、 当这种保守治法都没有获得家长期待的疗效的时候,可以选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自身免疫,减少免疫性血小板缺失而引起的紫癜,但这种方法有一定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其他免疫缺失疾病,应慎重选取

3、 对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输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法,或者还有继发性输入血小板以增加自身血液中血小板含量,除此之外,重要的是针对患病病人患病病因治疗,选择合适的,有效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从根本上来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等疾病;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呕血、便血者应进半流饮食,忌硬食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花生豆,红枣等

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啊相关文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可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
发布于 2024-07-02 08:18
0评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通常会因为感染、免疫因素、肝脾作用、遗传因素而发病,通常会利用一般治疗、糖皮质激素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密切关系;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3、肝脾的作
发布于 2023-11-04 02:42
0评论
第一、茜草汤。材料: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把所有材料用清水洗净,浸泡大约半小时以后大火煎熬转文火煎,每日一剂,早晚一次,主要起到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第二、凉血解毒汤。药方: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櫆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用清水洗净浸泡半小时后用砂锅煎熬,每日一剂,
发布于 2025-01-23 22:03
0评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可有鼻衄、牙龈出血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疱。女性可见月经过多。出血严重可致皮肤大片瘀斑、血肿或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甚至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病久可有贫血、肝脾肿大。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饮食禁忌】1、
发布于 2023-01-05 05:41
0评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种病发病年龄一般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患者可能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病因不清,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
发布于 2022-12-11 15:24
0评论
概述 人体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包括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当人的受伤之后,血液流出,这时血小板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血小板减少还是血小板增多对人体来说都是不好的,今天小编就血小板减少来说一说。 步骤/方法: 1、 血液中的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当人的受伤之后,血液流出
发布于 2023-04-20 07:45
0评论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膈俞、脾俞、血海、三阴交;2、大椎、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涌泉、夹脊胸11、夹脊胸7;阴虚型加肾俞,气虚型加脾俞,瘀血型加膈俞。 (二)治法 有两种取穴方法,第1组一般仅取主穴治疗,如效不显改用或配用第1组配穴;第2组主穴可根据病人体质的虚实配用第二组配穴。每次取3~4穴。先针膈俞、脾俞,在穴位旁2~3分处进针,呈45度角向脊椎方向斜刺,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
发布于 2025-01-23 21:56
0评论
(1)花生:每日吃120~1809带衣花生,或用花生衣309,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5~7日为三个疗程。本方有促使血小板升高的作用。 (2)大枣粥:大枣1元,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本方有益气养血之功。 (3)二鲜饮:鲜茅根1509(切碎),鲜藕20()(切片)。煮对常饮,每日4~5次。本方有凉血养阴,消瘀止血之功。 (4)藕柏饮:生藕节500克,侧柏叶。捣烂取汁,
发布于 2025-01-23 21:43
0评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各种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所导致的。它主要包括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尤其是宫内感染容易合并血小板减少。宫内感染是先天性的慢性感染,最为常见的有风疹病及巨细胞病毒。而生后感染则是细菌感染所致,出现疾病时,还会常继发血小板减少。 二、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①由于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失,导致血小板减少,
发布于 2025-01-23 21:36
0评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性疾病,长久以来困扰广大患者。主要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主要类型。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类型不同、患者的年龄不同,因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也不相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表现之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皮肤上会有明显的紫色斑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鼻腔内部、口腔等处都会有出血的症状。严重的
发布于 2025-01-23 21:49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