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病是中国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占据总死亡人数的34%。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必须被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近几十年来大量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证明,虽然心血管病的深层次病因还不太清楚,但其危险因素已较为明确。所谓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指在群体中由于某一因素的存在,使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而当这一危险因素被消除后,可以使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提示,一些可检测、可控制、可改变的传统因素可以解释和预测90%的心肌梗死事件。目前公认的可调、可控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吸烟、腹型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改善生活行为和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通常来讲,动脉粥样硬化从最早期的脂质条纹发展到有临床表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过程要经过30年以上,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则可以大大加速这个过程的发展。
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是具体、全面地“标本兼治”。近些年国内外发表的一系列指南均提出了危险分层的概念,即对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不同的控制目标,而只有达到相应的目标水平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另外,还要强调联合协同地控制共存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常常聚集在同一个体上,其致病作用互相协同,显著加速了心血管病的进程。
而且这种协同效果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倍增的作用。Framingham研究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三种危险因素中,并存两个因素者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是只有一个因素者的4倍以上,而并存三个因素者其发病危险升至8倍以上。
预期的心血管获益。因此,仅仅单一因素干预是不够的,目前更强调进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协同控制。ASCOT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降压联合降胆固醇治疗与单纯降压治疗相比较,冠心病事件、脑卒中减少了36%与27%。CARDS研究也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糖联合他汀治疗与单纯降糖治疗相比较,冠心病事件、脑卒中减少了37%与48%。这些协同干预增加治疗益处的证据将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有1.6亿高血压病患者,1.6亿的血脂异常患者,4000万糖尿病患者,6000万肥胖人群,以及超过3亿的吸烟人群。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人群对这些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因此,我们临床医生更要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关注,在人群中普及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地干预与控制。这些无疑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